恐龍是否可以根據化石中的DNA重新克隆出來?專家有了解讀

恐龍是否可以根據化石中的DNA重新克隆出來?專家有了解讀

你喜歡恐龍嗎?那你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嗎?

電影裡,科學家通過琥珀裡的蚊子血復活了恐龍,因為這滴蚊子血裡保存著恐龍的DNA。

DNA能和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人類有46條染色體,兩兩一組共23對,就像計算機程序一樣,染色體會給生物編碼。

所以,我們只要獲得完整的恐龍DNA,是不是就可以克隆出恐龍,也就是讓恐龍復活了?

遺憾的是,事情好像沒像電影裡說的那麼簡單。

其實,我們還很不瞭解恐龍

恐龍在2億年前統治著地球,可是它們在約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

恐龍是否可以根據化石中的DNA重新克隆出來?專家有了解讀

我們只好通過6500多萬年前就埋在地下的化石來了解恐龍。化石無法為我們復活恐龍提供足夠的信息。古生物學家一般只能發現很小的化石殘片,恐龍的很多細節都是古生物學家猜想出來的——我們小時候都玩過塑料恐龍模型,可能以為恐龍就是深綠色、棕色或者灰色的。但很可能,恐龍的外表有更復雜的顏色,而且很多恐龍應該長著五顏六色的羽毛……

以前,我們一直以為恐龍是變溫動物,現在我們認為它們應該是恆溫動物。

還有恐龍的叫聲,我們都覺得恐龍的聲音和公象差不多,那是科幻電影留給我們的印象,其實沒有太多考古學的事實依據……

還有,著名的肉食動物霸王龍很可能是腐食動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研的進展,古生物學家對恐龍的看法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我們沒有恐龍的DNA

恐龍是否可以根據化石中的DNA重新克隆出來?專家有了解讀

《侏羅紀公園》裡說:樹脂裹住昆蟲變成了琥珀,昆蟲在琥珀中被完美地保存下來。

這聽起來很有道理。

事實是,琥珀也許能完美地保存昆蟲的外形,卻不能完美地保存昆蟲體內的DNA。科學實驗表明,琥珀中的昆蟲甚至比暴露在空氣中的昆蟲更快失去DNA。

DNA的半衰期

半衰期這個概念不僅適用於放射元素,也適用於DNA,即DNA降解到原始的一半所消耗的時間。古生物學家已經證實DNA的半衰期大概是521年。恐龍時代距今已6500萬年,這也讓《侏羅紀公園》只能存在於科幻電影中。

有了DNA,克隆恐龍也沒那麼簡單

退一步講,假如現在我們可以完美地找到恐龍的DNA,就可以通過克隆讓恐龍復活了嗎?

科幻電影中的克隆通常會很誇張:克隆體和母體一模一樣;克隆可以瞬時完成,或者只要幾個小時到幾天就能完成。

在真實世界裡,克隆體不會和母體一模一樣,相同的DNA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不同的環境會使基因有不同的表現。我們都見過自然的“克隆體”同卵雙胞胎,他倆會有明顯的不同。

克隆貓和克隆羊

我們已經可以克隆動物,但這個技術還很不完善。

1996年,人類成功克隆出綿羊多利。實際上,有200多個樣品失敗了,多利是唯一存活下來的。如果一隻完美的克隆恐龍需要成百上千只有缺陷的克隆恐龍作為代價,這讓人難以接受。

2002年,世上第一隻克隆貓CC誕生。理論上CC應該和它的母體完全一樣,但母體是隻虎斑貓,CC的身體卻是一半白色一半黑色。我們克隆恐龍也不知道會產生什麼異變。

和恐龍比起來,我們當然更瞭解羊和貓。克隆羊和貓尚且有很多問題,我們還怎麼去克隆恐龍呢?

也許我們可以克隆猛獁象

不能克隆恐龍的確讓人失望,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滅絕的動物都無法通過克隆再生。也許我們可以克隆猛獁象。

猛獁象在5000年前滅絕,留下了足夠完整的DNA。

更重要的是,大象還可以成為猛獁象絕佳的代孕母體。《侏羅紀公園》沒能很好解釋的另一個問題是:克隆需要代孕母體孕育胎兒。但我們真的很難找到能產出霸王龍蛋的代孕母體,對不對?

日本東京大學就有科學家在全力進行克隆猛獁象的研究。說不定等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人類已經成功地克隆出猛獁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