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患上了皮肤病,怎么办?

近年来,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杨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主要危害杨树枝干,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小编就杨树腐烂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面作下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园林养护朋友们带来帮助。

症状识别

杨树干部和枝条是腐烂病发生部位。表现为干腐和(枯梢)枯枝两种类型。

1、干腐病:主要发生于主杆、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是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皮下有酒糟味,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溃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时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在适宜条件下,纵向扩展较横向快。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以上部分即行枯死,皮层腐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自木质部边材也变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大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潮湿天气时,自分生孢子器孔口挤出黄色、橙色或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

2、枯梢病: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发病规律

春季发病高峰是前年秋季侵染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当年春季侵染的缘故。春季造林时,初定植幼林上的新病斑也是头年在苗圃感染所致。所以,苗木带菌数量与新林地幼树的发病程度密切相关。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杨树的不同种类及品系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白杨派树种抗病,黑杨派树种抗性中等,而青杨派树种则多易感病。

综合防治措施

1. 科学繁育良种壮苗

首先,要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杨树优良品种进行育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苗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进行消毒,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烧毁,避免病菌传播。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以免形成新的侵染源,感染更大面积的林分。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害虫危害。

2. 适地适树、科学造林

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3. 加强幼林抚育

幼林郁闭前加强松土除草,促进林木正常生长;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及时进行灌溉,低洼盐碱地要蓄水压碱;修枝要掌握勤修、少修、弱修,伤口要平滑,修剪一般在夏季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防护林及片林边、行道树病害较重,每年冬春季节应将树干涂白,防治日灼伤害和人畜损伤。

4. 实行化学防治

用10%的碱水涂抹病斑,改变病菌的生存条件,治愈效果明显。在入冬或早春用40%福美坤50-100倍液,腐必清100倍涂抹病斑,效果都很好,也可用5-6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300-6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要彻底清除病苗、病树,减少侵染来源。

杨树患上了皮肤病,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