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缺口待回補,A股佈局還是打秋風?

大盤缺口待回補,A股佈局還是打秋風?

在A股混口飯,真比和三國的謀士打交道還難...

週三的衝高回落讓市場再次陷入尷尬的包圍圈,畢竟自上週五的探底回升屈指算來也才四天時間,大盤就開始鳴金收兵,實在是對不起央媽下血本降準的良苦用心。只不過這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的意淫,錯誤解讀了利好消息的真正目的。近幾日多次和夥伴們聊到,年前所有的利好只有一個目的“穩盤面”,所以我們在對第一季度的反彈抱有很大期待的前提下對年前行情的定位只是低位區間震盪。

從本週前幾天大盤的表現來看,滬指昨日的高點尚且不到2600第一道強檔壓力,兩市各大指數卻過激反應亮出了“天線寶寶”的陣仗。在此壓制下,今天滬、深、創三大指數盡數飄綠,雖然跌幅並不深,但氣氛還是比較緊張。尤其是尾盤的那波下殺,可以說已經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陰影。很顯然今日的窄幅整理並未消除指數向下回補缺口的壓力,只是這種可上可下模稜兩可間的短線最難應付。

市場最大的軟肋仍是沒有一呼百應的主線,即便是近期炒作最多的5G概念,所能影響的範圍也僅限於通信和科技小板兒之間,領域之外沒有題材願意買賬;新晉明星“新基建”賣盡風騷也吸引不到太多的焦點。這種現象導致每天強弱板塊輪動過快,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難度。即便是嗅覺靈敏的遊資,一旦跟不上速度也要割點兒肉離場。另外比較尷尬的問題仍在量能方面,很明顯這幾日的反彈只是存量資金在玩兒倒手博弈,就這麼點兒錢,今天東家明天西家的來回竄。所以,對散戶來講穩健的策略仍是採取避實就虛的態度,繼續低吸,守株待兔,做低位區間。

大盤缺口待回補,A股佈局還是打秋風?

不過在指數受阻之後,很多夥伴會和前幾天盼著大漲衝2800一樣,重新開始擔憂年前是否還有新低。關於這個話題,我覺得不應該是關注的重點。前兩天已經談到過,為了迎接春季的政策福利,年前A股有諸多面子工程因素,即便低點被擊破也會形成新的反轉。上週指數破低之後券商帶領大金融護盤的動作已經體現了這一點,因此現在的風險在於你對行情的定位而非系統層面。只要不臆想大漲而去追高,低吸成功的機會在80%以上。其實若這幾日能來一次大面積的跌停事件,情況可能會更好。因為現在對很多個股而言,雖然價格很低,但腳下都是沼澤淤泥。除非大盤放量大漲送來一個跳板或者市場繼續超跌一腳踩到下方的石頭地,否則始終在這裡不上不下的盤著,很難挑起資金的參與情緒。

目前滬指的兩檔支撐2500附近和2440-2460區間,若將兩者分配角色,2500附近是資金參與意願的防線;而2440-2460區域則是組織保衛戰的關鍵地方。今天再次殺尾,週五有動能測試第一檔支撐。權重板塊仍會保持分化而行的特點,而近期保護大盤的任務大多數時間都是身處寒冬的券商在承擔。這兩日市場整體的低迷也是因其衝高回落後承壓,因而明天仍要重點留意大金融的動向,關鍵時刻扛旗的任務仍然在他們身上。

大盤缺口待回補,A股佈局還是打秋風?

總結,指數縮量震盪,週五繼續回撤的旋律很高,但不用擔憂大的風險。短線賺錢效應較低,保持低位區間思路,操作上堅持低吸守票策略,波段佈局結合打秋風。

文中板塊、個股均為技術分析,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