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揭祕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

在《紅樓夢》開篇,就介紹了甄家的家境和遭遇,在相繼失去女兒英蓮和家族產業之後,甄士隱備受打擊,在眾人看來,甄士隱出家也就在意料之中,然而,這並非是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因為在甄家興盛時,有這樣一個細節,透露了甄士隱出家這個結局的走向。

《紅樓夢》:揭秘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

甄士隱

在紅樓夢中,一開始介紹甄士隱的時候,就描寫了甄士隱所做之夢,在夢境中,甄士隱聽見了那一僧一道的對話,並且還向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請教了一番,但就是這一請教,透露了自己的命運結局。

在夢中,甄士隱向那一僧一道問道,“適聞仙師所談因果,實人世罕聞者,”、“若蒙大開痴頑,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淪之苦,”隨後,那一僧一道便說道:“到那時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甄士隱能問出這話,說明甄士隱慧根不淺,在塵世間生活,在做此夢之時,本活得自在逍遙,卻亦可知塵世間沉淪之苦,還求解脫之法。這裡同時表現出了甄士隱和賈雨村的不同之處,一個秉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一個壯志滿懷,一心求取功名。可見甄士隱並非太過俗世之人。這一點為甄士隱後面出家埋下伏筆。

《紅樓夢》:揭秘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此處,還有一個細節,甄士隱夢中通靈,能預見“通靈寶玉”和“太虛幻境。”在與一僧一道行至“太虛幻境”時,也欲跟隨一僧一道進入“太虛幻境”,但被一聲晴天霹靂驚醒。可見甄士隱本就與佛道有緣,乃夢中預見“通靈寶玉”和“太虛幻境”及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才有那一番際遇。至於未能進入“太虛幻境”,只是時機未到。在《紅樓夢》最後的結局,甄士隱親自接引甄英蓮(香菱)歸入“太虛幻境。”

《紅樓夢》:揭秘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

甄士隱抱著女兒英蓮

上文所說,皆是甄士隱夢中之事,而在甄士隱現實生活中,甄士隱剛做完白日夢,便抱著女兒去玩耍,在歸來之時,就遇到了那一僧一道,那僧一看到甄士隱抱著英蓮,便向甄士隱舍要英蓮,並說出英蓮會累及甄士隱。甄士隱在夢中所夢之人,轉眼間就出現在眼前。並告及甄士隱“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四句箴言。道出甄士隱兩大災難,在失去女兒英蓮和房屋家產之後,甄士隱已大不如從前,便和夫人投靠岳父封肅。然而,岳父封肅整日埋怨自己,甄士隱心中難免悔恨不已。

《紅樓夢》:揭秘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

甄士隱帶女兒英蓮玩耍歸來

這一番光景之下,恰巧遇到那跛足道人唱著《好了歌》,仔細一聽歌中所唱之詞,竟是給甄士隱量身定做一般,唱出了甄士隱的遭遇。其中,“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甄士隱失了“金銀”、“兒孫”。想到自己之前的光景,想著封氏可以依靠岳父封肅過活,便隨跛足道人離去了。

《紅樓夢》:揭秘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

跛足道人唱著《好了歌》

在曹雪芹的筆下,封肅只是壓垮甄士隱的最後一根稻草,老來得子本不易,甄士隱夫婦倍加珍惜,女兒英蓮的被拐,房屋家產的毀滅,這些打破了甄士隱原本平靜自得的生活,是甄士隱出家的直接原因。甄士隱所夢之事及自己的慧緣是甄士隱出家的根本原因。試想,同樣在重大挫折面前,有的人面對挫折,樂觀向上,自強不息,有的人面對挫折自暴自棄,有的人逃避面對,在挫折面前,,每個人的態度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應對方法。同樣,若是一個人沒有慧緣,那麼他自始至終都不會想到出家,也不會出家,所以,甄士隱出家的真正原因在於他自身。儘管,甄士隱失去了女兒英蓮和房屋家產,但他還有夫人,丫鬟家丁,田地。這也是甄士隱依舊選擇離他們而去的原因了。《好了歌》只是起到一個點睛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