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有骨質可讀淚——臧克家、艾青印象

詩有骨質可讀淚

--臧克家、艾青印象

詩人李瑛老師家回來,一直在想,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 在中國新詩百年的歷史長廊裡,能夠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載入史冊的詩人,無論如何都是一種幸運。更何況是冰心、臧克家、艾青、李瑛、北島這樣的大詩人呢?過裡,僅憑殘缺的記憶記下點滴回憶,也算是一種感恩與感動。

詩有骨質可讀淚——臧克家、艾青印象

第一次見到臧克家先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後期。承蒙四川周勁松、陝西楊朝陽二位詩兄厚愛,楚某被忝列在鉛印詩報《太陽子》《諾貝爾》編委的行列中了。當時,《太陽子》為臧老題寫報名,所以,一直都在想,如果《諾貝爾》也由臧老題寫,豈不更好?更何況自己也一直想籌辦一份油印的詩刊--《土壤》,如果順便讓臧老也給題寫了,豈不一舉兩得,兩全其美。於是乎,十七八歲無知無畏的我,竟然冒冒實實的叩開了臧克家先生在北京趙堂子衚衕的家門。門是鄭曼阿姨開的,一臉和善與和氣。見我手裡拿著報紙,當得知想請臧老題字,便一口答應,並讓我第二天不午去取。

第二天下午,我按時而至。這是一個比較雅雅的小院,各種綠植遍佈,團花錦簇。客廳中央懸掛著一個長長的壽字,記不清誰寫的,或根本沒有在意是誰寫的,總感覺氣勢磅礴。記得我還用借來的相機,給臧老照了一張照片,大大的壽字下邊,挺直腰桿的臧老很是巍峨,這張照片被我放大到八寸,珍藏了許久。

記不清由於什麼緣由陪臺灣詩人範光陵博士去看臧老了,至少應該三四次。記得有一次還有時任詩刊副主編丁國成先生。臧老與範博士一見如故,對於中國詩歌之未來,慼慼焉而有同感。記得有一次還拍攝了錄像,臧老看回放時,樂的像個孩子。說心裡話,臧老一直關注著詩壇的動態,一直在思考中國新詩的方向與發展,即如何形成傳統,或尋找到適合這種傳統的表現形式。當然,這也是一個詩人的使命與責任。

詩有骨質可讀淚——臧克家、艾青印象

看望詩人艾青是在1991年國慶節期間。範光陵博士應邀參加國慶招待會,很想去拜訪艾青先生。因有朋友與高瑛老師熟悉,就這麼邁進了詩人艾青東四十條的小院了。與臧老小院不同的是艾老的小院莊嚴而現代。在家裡還碰上了正在搞收藏的艾末末,一臉大鬍子,憨態靦腆,誰知這些年一不經意,竟然成了著名行為藝術家了,實在讓人感到意外。記得艾青先生當時已經坐上了輪椅,神志還很清楚,卻話語不多,也沒有談詩。除了合影拍照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高瑛老師應酬。臨別時,範博士請艾老題寫書名《愛心集》,高瑛老師欣然應允,並讓他兩天後來取。兩天後,我收到範博士的電話,稱書名已經寫好,讓我去代取。於是匆匆忙忙趕去,高瑛老師不在,保姆知道寫好了,卻不知道放在哪裡了。於是動員艾老又重寫一幅。老人家早期學過美術,字蒼勁有力。記得當時還照了照片,一晃二十八年了,和臧克家先生的照片一樣,也不知道遺失在那裡了,實在有點遺憾。其實照片之有無,並不重要,關鍵曾經親自目睹一代詩人之風範,點滴之中,學會做人與為文為詩,這真是:

詩有骨質可讀淚

人無詩骨怎立身?

三車詩膽秉正氣

詩鑄人格乃完人。

詩有骨質可讀淚——臧克家、艾青印象

楚水: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畫家、書法家、詩人,《神州》雜誌社編委會主任。1968年4月10日出生於河北省阜平縣。

主要成就:

1、新編智囊全集,2001年,中國文史出版社;

2、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2002年,時代文藝出版社;

3、中華國學傳世藏書,2009年,線裝書局;

4、中華傳世藏書、2010年、線裝書局;

5、二十五史,2012年,線裝書局;

代表作品:

《情的風景》(2006.4)

《夢爨隨筆》(2015.7)

《繆斯眼睛》(2006.1)

《拙讀書屋》(2017)

人物生平:

1997年,任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理事 、文化活動部副部長,參與編輯出版香港迴歸的大型畫冊《中國的聲音》(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8年,參與組織紀念北京大學誕辰一百週年的大型畫冊《北大百週年百聯》(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谷向陽先生撰聯,100餘位國內著名書法家撰寫)的編輯出版,並協助組織出版座談會,原中顧委常委李德生上將出席。同年出版詩集《情的風景》(冰心題寫書會,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9年組織策劃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中華詩詞學會主辦的《祖國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詩文書畫展》,劉華清、王光英、程思遠、馬文瑞、張庭發出席開幕式,李德生為展覽題名。

2000年組織策劃《致富思源 富而思進--紀念深圳特區成立20週年書畫展,習仲勳為展覽題名,劉華清、王光英、李徳生、馬文瑞出席開幕儀式。同年策劃出版《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季羨林題寫書名,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1-2009年組織策劃出版《新編〈智囊〉全集》《中華國學傳世藏書》(季羨林題寫書名、15卷,線裝書局出版),《傳世藏書》(30卷 線裝書局出版),期間出版詩集《繆斯眼睛》(冰心先生生前題寫書名 季羨林先生做序,此序言的手跡刊登在《季羨林全集》第八卷第二頁)。

2004年,組織策《情繫沂蒙》大型社會公益活動,遲浩田上將出席開幕式。期間由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國際科學和平週中國組委會共同發起成立中華之魂社會公益活動組委會,鄒家華、遲浩田分別為組委會題名。徐信、譚松林任組委會正、副主任,楚水任秘書長。

2011年6月 ,出任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代理事長;

2017年5月,出任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長;

個人生活:

長期堅持臨寫《爨寶子碑》已20餘載,書法古樸拙真、自成一體,別有情趣,多年以來,致力於"雄雞"的創作,其畫作與書法相映成趣,被人稱之為"爨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