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走私不要心存侥幸,因为打击走私不分规模、方式,2018年广州海关破获跨境电商方式走私海鲜案。利用网购保税?化整为零?“三单”造假?"线下走私严打“,想走“线上”?跨境电商新政你真该了解一下。

<strong>12月13日广州海关对外通报两起跨境电商走私案件,两起案件涉嫌走私进口海鲜17万余只,奶粉62万罐,涉案金额达人民币1.68亿元,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

<strong>事出反常必有“妖”

<strong> 去年2月,广州某著名海鲜批发市场及周边酒楼突然火爆起来。街坊们了解到,这些美国进口龙虾、象拔蚌都是一个“林”姓老板的档口所经营,据说还有独立的海鲜保税仓库,专门从事空运进口海鲜生意,但具体怎么进口的,“林老板”则神神秘秘、闭口不谈。

“低价”龙虾抢市场 “夫妻档”跨境走私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2018年8月30日,广州海关缉私局根据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提供的线索和群众举报线索,打掉一个涉嫌以跨境电商方式走私鲜活海产品的团伙,该案涉嫌走私波士顿龙虾、珍宝蟹、美国生蚝、墨西哥象拔蚌等鲜活海鲜17万余只,涉案案值人民币3000万元,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8人。

经缉私办案人员暗中调查,发现街坊口中的“林老板”为美籍华人,上世纪90年代初移民美国,一直从事服装等进出口贸易。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林老板”嗅到了从境外进口海鲜生意的商机,他发现利用跨境电商个人订购信息向海关申报进口可免除关税,于是和其妻在原服装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了名为“XX国际”的跨境电商平台,在某综合保税区内独辟蹊径租用专门的海鲜仓库,由其妻担任公司经理,利用平台搭建走私通道。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公司平台搭建好后,这个团伙通过网上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在“XX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录入虚假订单信息,创建虚假订单,向海关进行申报,以此方式将进口鲜活海产品走私入境。

<strong>虚假申报,掩护走私

这个团伙在美国、加拿大采购海鲜产品空运进境后,将本应以一般贸易申报进口的海鲜以跨境电商贸易方式申报进口,存放在其专门租用的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鲜活海鲜保税仓内,货物外包装粘贴的标签纸上标明的收货人、地址等信息均为虚假。

“林老板”指使其员工将这些虚假物流单号、订单信息通过物流公司发给海关,办完海关监管手续后,这个团伙并未按照向海关推送的订单地址信息配送,而是直接集中送货至广州等地相关水产商行、海鲜酒楼,批量进行国内销售。在此过程中,“林老板”指使其员工伪造客户签名,制作虚假签收单,以应付海关检查。

<strong>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终不过法网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广州海关缉私局侦查一处处长吴永钿介绍,目前,根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将调整为5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将调整为26000元),超出年度交易限值的部分需按照一般贸易进口来缴税。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利用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模式,将本应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货物、化整为零走私进境。这些走私行为普遍存在“三单”造假情况,而冒用正常跨境电商交易达到其减税的目的,直接损害国家利益以及消费者切身权益。

<strong>跨境电商 让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

2018年的今天,买和卖几乎已经没有时空界限,不仅是工业制品,海鲜、时蔬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全球抵达中国,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一般贸易之外,跨境电商的发展更是将中国消费者“买全球”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1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将政策适用范围从之前的15个城市扩大到北京等22个城市;进一步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范围,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将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

<strong>面对不法分子“乱借东风”,国家对跨境电商监管也逐步完善。

<strong>想走私?这些跨境电商政策你得了解

<strong>商务部:对已购买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 不得再次销售

<strong>随着中国跨进电商的发展,为遏制利用电商平台保税、化整为零走私,2018年商务部规定对已购买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 不得再次销售。

海关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在商品销售前按照法律法规实施必要的检疫,并视情发布风险警示。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

监管部门加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召回监管力度,督促跨境电商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消除已销售商品安全隐患,对食品类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优化完善监管措施,做好质量安全风险防控。

<strong>原则上不允许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

<strong>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相关企业纳入海关信用管理,根据信用等级不同,实施差异化的通关管理措施。对认定为诚信企业的,依法实施通关便利;对认定为失信企业的,依法实施严格监管措施。涉嫌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跨境电商企业、个人由海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范围内的、无合法进口证明或相关证明显示采购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渠道的商品,市场监管部门依职责实施查处。

消费者该怎么做?

消费者购买前应当认真、详细阅读电商网站上的风险告知书内容,结合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做出判断,同意告知书内容后方可下单购买。对于已购买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得再次销售。

朋友圈代购未来可被视为走私

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后,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将悉数纳入监管,但由于朋友圈代购多为个人行为,传播范围较小,且从事人员数量众多,监管难度很大。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如今流行于朋友圈的代购,除假货外,多是由售卖者从境外邮寄,被理解为自用物品,仅需缴纳小额行邮税。但实际上,这些货品被以商品形式进行销售,累积一定数量后就需经过海关报关,缴纳其他税款,否则就涉嫌走私。

企业该怎么做?

在境内办理工商登记,向海关提交相关资质证书并办理注册登记。其中: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机构应具备银保监会或原银监会颁发的《金融许可证》,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具备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业务范围应包括“互联网支付”;物流企业应取得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支付、物流企业应如实向监管部门实时传输施加电子签名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支付、物流电子信息,并对数据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报关企业接受跨境电商企业委托向海关申报清单,承担如实申报责任。

广州海关通报破获跨境电商走私海鲜案,打击海鲜走私全方位!

物流企业应向海关开放物流实时跟踪信息共享接口,严格按照交易环节所制发的物流信息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国内派送业务。对于发现国内实际派送与通关环节所申报物流信息(包括收件人和地址)不一致的,应终止相关派送业务,并及时向海关报告。

从“线下”到“线上”,中国打击海鲜走私全覆盖。正关、健康、优质、好的消费体验逐渐成为中国大众海产消费趋势,随着对海鲜走私的重拳打击以及海鲜产品向内陆地区消费市场的拓展,中国民众将越来越体验到优质进口海鲜的便利化,同时民众消费需求也将正向引导,中国海产市场规划、透明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