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保持黑暗更健康!臥室夜裡有光線會增加抑鬱症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夜間臥室裡哪怕一絲光亮都可能通過干擾你的生物鐘而造成抑鬱症狀。 "


睡覺時保持黑暗更健康!臥室夜裡有光線會增加抑鬱症風險


新研究警告說,睡眠時任何種類的光線——無論是從窗簾縫隙透出的光,還是智能手機的閃光——都可能為罹患抑鬱症鋪路。

研究人員發現,夜間臥室裡哪怕一絲光亮都可能通過干擾你的生物鐘而造成抑鬱症狀。

先前的研究在夜晚臥室光線和身體的睡眠-覺醒週期受干擾之間找到了關聯。但科學家一直未能很好解釋這如何影響抑鬱症風險。

雖然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這項新研究沒有解開這個謎題,但它提供的一些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證據表明,有關聯繫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要強。

由大林見二(音)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招募了863名平均年齡為72歲的老年人。在這個為期兩年的研究初期,這些老人沒有抑鬱症狀——焦慮或長期的悲傷感。

研究人員測量了這些老人房間的光線水平。他們將測量儀器放在每個人的床頭,以判斷老人入睡時會看到的光量。大約710人睡在完全黑暗的房間內,而其餘的人在夜間會暴露於光線下。

研究人員還要求這些老人記睡眠日記,並完成一些調查,以監視他們抑鬱症狀的發展。

研究人員發現,同黑暗組的人相比,夜間暴露在超過5流明光線中的人出現抑鬱症狀的風險要高得多。

這不是第一個將夜間光照同情緒失調相聯繫的研究。

2009年美國《行為大腦研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相比生活在正常的光照-黑暗週期中的小鼠,被放在全天24小時明亮的房間內的小鼠存在更多抑鬱症狀。

近日在英國《生理學報告》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顯示,睡前暴露在明亮光線下可能導致身體停止生成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種促進睡眠的荷爾蒙。

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夜晚的光線同抑鬱症狀如何發生聯繫尚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