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獎入圍影片《阿拉姜色》:1900公里的朝聖,終點是成全

朝聖主題的藏語電影,讓人很容易聯想起《岡仁波齊》。但松太加的這部《阿拉姜色》無關宗教和信仰,只用藏族人樸實的表達方式展示世界共通的感情。

“我要朝拜去拉薩。”從醫院歸來,瘦弱的藏族婦女俄瑪突然下了決定。她交代後事一般地安頓好家人,踏上旅途。看到這裡,觀眾不難明白,這是一條不歸路。

金爵獎入圍影片《阿拉姜色》:1900公里的朝聖,終點是成全

圖說:俄瑪決定朝拜去拉薩 網絡圖

啟程前,俄瑪幾次突然哭泣,卻始終不願向丈夫吐露原因。丈夫羅爾基擔心她,騎著摩托一路跟隨,又被她的一意孤行氣地揚長而去。他們的孩子諾爾吾是俄瑪與前夫所生,被寄養在孃家不願與俄瑪相見。小小的三口之家分崩離析。

三步一扣首,虔誠的朝聖者一天可以走五公里,從俄瑪居住的四姑娘山到拉薩有1900公里,朝聖之旅需要一整年。冷漠壓抑一直籠罩著前四分之一的路途,直到俄瑪驟然離世。很多影片都以主角死去的悲劇收尾,但主角在半路離場叫人不可思議。只有死前俄瑪才擁有捅穿隔閡的勇氣。她坦白,揹包裡揹著的是前夫的骨灰,讓她痛哭的夢是亡夫未完成的朝聖心願。

金爵獎入圍影片《阿拉姜色》:1900公里的朝聖,終點是成全

圖說:俄瑪坦白內心的秘密 網絡圖

從這裡開始,故事的焦點轉向了鰥夫羅爾基。得知真相後,羅爾基內心的掙扎成了整部電影最為動人的地方。他善良、深愛俄瑪,但俄瑪為前夫朝聖的遺願無異於一次精神出軌。他被善良和妒忌拉扯,搖擺不定。在寺廟超度亡魂時,僧人看著俄瑪與前夫的合照對羅爾基說“這對夫妻一同往生,真好”,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天平傾向了妒忌,他心有不甘地撕碎了合照。最終是諾爾吾的出現喚醒了羅爾基。看著執意要去拉薩的孩子,他終於穿戴起亡妻朝聖用過的護具,重新上路……

金爵獎入圍影片《阿拉姜色》:1900公里的朝聖,終點是成全

圖說:一家三口圍著篝火唱起阿拉姜色 網絡圖

阿拉姜色是嘉絨藏區的祝酒歌,意為“乾了這杯美酒”。俄瑪生前,他們一家三口圍著篝火唱起阿拉姜色,曾經給灰暗的故事添上過一抹亮色。結尾,羅爾基意外看見諾爾吾偷偷拼回父母的合照。對著亡妻的照片,他再次唱起阿拉姜色,曲不成調,泣不成聲。

金爵獎入圍影片《阿拉姜色》:1900公里的朝聖,終點是成全

圖說:羅爾基意外看見諾爾吾偷偷拼回父母的合照 網絡圖

故事在羅爾基和諾爾吾即將進入拉薩時戛然而止,拉高的鏡頭帶著羅爾基和觀眾一同俯瞰這片廣袤而自由的高原。臨近終點,這位被拋棄的丈夫終於釋然,“這次我們好好地把他們供在甘丹寺。”或許只有放棄狹隘的小愛才能成全永恆的大愛。(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吳旭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