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物放樣的內容及方法

高層建築物放樣的內容及方法

高層建築放樣就是把在高層建築施工期間進行放線,建築設計圖繪製時是有軸線的,放線就是把這些軸線表達在實際地面,建築的其他構件尺寸都是相對軸線來表達出來的。高程建築放樣的主要工作內容有:

一、位置放樣:

根據方格網,採用直角座標法測設出定位樁和軸線控制樁。

二、基礎放樣:

開挖過程中用水準儀控制開挖深度,用經緯儀或拉線法檢查槽底邊線。

  • 放樣基槽開挖邊線:以細部軸線為依據,按照基礎寬度和放坡要求,放樣出基槽開挖邊線(用白灰撒線標記)。

  • 控制基槽開挖深度(基坑抄平):開挖到距離槽底設計值 0.3-0.5m 處時,用水準儀在槽壁上每隔 3-4m 放樣 1 個樁(距離設計標高為一固定值)拉線以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高程依據。

  • 放樣基層施工高程:基礎施工完成後放樣基層高程與設計高程進行比對,允許較差不大於 1cm。

  • 放樣基礎模板位置:投測主軸線,經閉合檢校,用墨線彈出基礎模板細部軸線。

三、軸線投測:

採用經緯儀(全站儀)+彎管目鏡法、光學鉛垂儀法、激光鉛垂儀法。豎向相對誤差允許值:立柱不大於 H/2000,偏牆不大於 H/1000。

四、上部結構放樣:

1 將各軸線放樣到地下結構頂面和側面,將標高線放樣到地下結構頂面和側面上。

2 依據主軸線和標高線放樣首層主體結構。

3 施工層的軸線投測:方法有全站儀或經緯儀法、垂準儀法、吊線墜法、激光經緯儀法,激光鉛直儀法等。

  • 激光經緯儀:在經緯儀上視準軸上增加了激光指向的功能。

  • 激光鉛直儀:具有的對中整平基座,沿鉛垂線向天頂發射指向激光的儀器。

五、高程傳遞:

高層建築物放樣的內容及方法

佔施工測量的比重最大,方法有全站儀天頂測高法,懸掛鋼尺法。

1、 高層建築施工測量垂直度控制(內控制)流程:

為保證高層建築物豎直度、幾何形狀和截面尺寸達到設計要求,建立高精度的施工測量內控制網。就是在建築物的±0 面內建立控制網,在控制點堅向相應位置預留豎向傳遞孔,通過傳遞孔將控制點傳遞到不同高度的樓層。為了提高功效、防止誤差累積,應實施分段投測和分段控制。在底層佈置矩形或十字控制網轉測至建築物的±0 層,用鉛垂儀或全站儀和彎管目鏡在控制點上做豎向傳遞。

2、施工層的高程傳遞:方法有皮數杆法(精度低),鋼尺丈量法,全站儀天頂測高法,懸掛鋼尺法。一般採用懸掛鋼尺水準測量。鋼尺應加以尺長、溫度、拉力改正,多個投遞點標高取平均數。

3、豎向偏差:是施工測量中最關鍵的工作,各層面的細部放樣,傾斜度確定,高程控制,變形監測。

4、 投點時間選擇:一般選在夜間或風力小的時間。

五、建築物主體工程日週期擺動:

測量機器人自動測量,數字正垂儀自動測量,GPS法。

六、建築物沉降觀測:

高層建築物放樣的內容及方法

1、測量基準點的確定,距離建築物東、西、北三側外埋設至少4個水準基點A、B、C、D組成水準網,進行互相校核。為檢查此水準網的穩定性,要定期進行檢測,以保證建築物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無誤。


2、水準基點A、B、C、D設定後,要測出其絕對高程,根據建築物的附近永久水準點進行聯測,按Ⅲ等水準測量方法及要求進行環行閉合觀測,其閉合差不得超過0.5√n(n為測數)。

3、j建築物沉降觀測點的埋設,按照《測量規範》要求埋點。在澆灌一層柱砼時,預埋好沉降觀測點位。

4、建築物沉降觀測次數,根據設計要求,工程進度,在主體施工到竣工這一時間內,定期和不定期不間斷地進行觀測,觀測一般為15天一次,根據主體施工的進行每上一層觀測一次,在主體封頂後,可根據沉降量的大小變化情況適當減少次數,每月觀測一次。

5、建築物每次沉降觀測結束後,及時檢查記錄,計算正確,精度合格進行誤差分配,最後將本次所測各個觀測點的高程與上次各點高程核對無誤後,填寫沉降觀測記錄彙總表,作為工程驗收技術資料,每次沉降觀測結果上報技術科和建設單位及設計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