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当秋天的风悄无声息地掠过大地,田野就被薰成了一片金黄,罗定进入了一个最美的季节……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走在稻浪深处,丰收的喜悦就种在你的心头。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这个时节,长岗坡渡槽没有花海,只有一片片稻浪在秋风中摇曳;没有太多的旅游景观,只有壮观的十里渡槽把长岗坡精神铭刻于心。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这一片的田野,印下的是罗定人民艰辛的历程,写下的是可歌可泣、战天斗地的宏伟诗篇……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1976年11月,罗定县召集4个公社(现称镇)共一万多名人员,在南起牛路迳,北至花鹿坑,全长10多公里的战线上日夜奋战,风餐露宿,在绝大多数缺乏机械化施工的情况下,靠肩挑手抬,“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于1981年1月竣工通水。工程仅用了4年零2个月时间,建成长5200米,宽6米,最高37米的渡槽,当时无论是规模还是长度,雄居全球首位,创造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继河南林县红旗渠之后的又一奇迹。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长岗坡渡槽的建设,在对外交往甚少的年代,却引来了众多外国水利专家、技术人员前来交流。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各大报刊也以重要版面和大篇幅报道罗定水利建设成就。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位于山坡上的长岗坡渡槽纪念馆,俯瞰着历经沧桑的十里渡槽,收藏着本已尘封的记忆,记录下那一段艰苦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穿过时光的门洞,你可曾听见历史呼唤?流水淙淙,你可曾感觉岁月如歌?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在这土地上成长的儿童,祖辈与其它地方万名英雄好汉的奋斗史不知有没有烙在他们的心上?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传承了祖辈的“红色基因”,依托着长岗坡渡槽的资源,在这原野上发展起“民宿”,实现乡村振兴……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秋天的田野,择一民宿而栖,推窗见绿,稻田泛金,闻着稻香,听着蛙鸣,看暮色浸染,这样的景色最养眼。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云浮这里的秋,惊艳了岁月


走进罗定,走进金秋吧!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面对着最美的田野,让眼里装满那种心旷神怡的绿与黄,让心里装满那种宁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