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已經步入下流社會了,中國人卻還在買買買啊……


日本的已經步入下流社會了,中國人卻還在買買買啊……


三浦展的著作《第四消費時代》把日本消費社會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strong>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初期,即1912年到1941年。伴隨著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在東京、大阪等大型城市率先誕生了中產階級,西方化的享樂生活方式開始形成,娛樂文化迅猛發展,媒體向大眾普及,“消費差距”的矛盾開始凸顯,中產階級家庭和時尚男女成為消費主力軍。

<strong>第二階段是從1945年日本戰敗到石油危機導致經濟高速增長結束,也就是1945年到1974年間,人口繼續向城市集中。批量生產的家用電器在全國普及,是第二消費社會的最大特徵,由此被稱為“電化元年”。模仿美國生活方式的日本中產生活終於得以實現,人們喜歡買大尺寸、標準化生產的東西,也開始擁有自己的轎車。此時,夫妻和兩個孩子所組成的小家庭是消費主體。

經歷了石油危機,日本經濟受到了打擊,一段時間內呈現負增長態勢。<strong>1975年進入第三消費時代,消費主體由家庭轉向個人,消費的商品從家庭共用變成個人獨享,於是一批——輕、薄、短、小化的商品開始出現,更注重時尚外觀的設計。人們改變了過去“越大越好”的消費觀,開始注重產品的質量、品牌,以及服務。


日本的已經步入下流社會了,中國人卻還在買買買啊……



<strong>經歷了雷曼危機、兩次大地震、長期經濟不穩定、單身社會、老齡社會導致人口規模減少的日本於21世紀初進入第四消費時代。此時的社會發展,單一化個體問題凸顯,社會孤立化的危險不斷增大。由此,消費社會開始尋求新的契機,如何為日本人搭建人際關係上的聯繫?第四消費時代的主體,開始對環境保護產生認知,他們追求一種整體感,不想因為個人的奢靡消費而破壞整個環境,批判經濟的過度發展,同時也打出“重新發現日本”的口號,在發現日本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他們認為購物同樣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通過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斷深入地瞭解自己,把自己變成想成為的樣子。

從第三消費社會向第四消費社會的轉變,三浦展總結出五個特徵:

<strong>一、從個人意識到社會意識,從利己主義到利他主義

<strong>二、從私有主義到共享意識

<strong>三、從追求名牌到追求簡單、休閒

<strong>四、從崇尚歐美、嚮往都市、追求自我到日本意識、地方意識

<strong>五、“由物質到服務”的真正實現,或對人更為重視

在第三、四消費社會轉型的時期,三浦展和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共同表現出了一種焦慮——日本正在走向一種低慾望的下流社會。所謂“下流”不僅是收入的低下,還有人際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熱情、學習意願、消費慾望等也較一般人更為低下,導致收入很難提高,單身的比例也較高,缺乏從“下流”向“中流”提升自己的志向。大前研一通過分析日本經濟發展,認為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揹負危機,國民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企業也有高額的準備金卻未能有效運用,無論是寬鬆的貨幣政策還是公共投資,都無法提升消費者的信心。全民缺乏奮鬥的慾望,鬆鬆垮垮的生活態度,使得日本經濟面臨著難題。

日本的第三消費時代所以終結,走向低慾望的階段,是因為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逐漸感覺到一種厭倦感。

人們開始懷疑強大的生產力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否真正充實了人們的生活,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

相反,購物帶來的巨大的空虛感,和對未來的迷茫感共同充斥著日本人內心。


日本的已經步入下流社會了,中國人卻還在買買買啊……



山崎正和曾在《靈活的個人主義的誕生》裡寫道:

“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不幸是,連物質上的慾望都無法得到滿足,但是僅次於它的,並不是人慾望的無止境,而是慾望過於輕易地就得到滿足。對於耽於美食的人來說,最大的悲哀就是胃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無論食物有多美味,一旦超過一定量,也會難以下嚥。不僅如此,隨著慾望得到滿足,人感到的快樂也會遞減,到最後反而會成為一種痛苦”。


我們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並且在選擇中花費更長的時間斟酌,消費成為人們的生活意義——我買,故我在。但同時,我們也陷入了一種“這有什麼意思呢?”的懷疑中,因為一旦慾望得到滿足後,滿足感立刻消失,人就感到一陣的空虛。

三浦展發現,理性的消費者不再追求“快感”而是體味“愉悅感”。快感來源於消費慾望和審美判斷獲得滿足的一瞬間,在刷卡的瞬間到達峰值。而愉悅感則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達成,即商品的使用過程,也是和商品建立一種情感聯繫的過程,更是充實自我內心的過程。但實際上人們倉促地購買,卻無法有耐心地使用。

<strong>日本消費社會的變化,也和消費主體的世代變化有關。第二消費社會的主體是嬰兒潮一代,他們大多早婚早育,重視家庭生活,缺乏個性,喜歡標準化的商品。這是一群基數大,年齡相仿,行為模式相同的人,亦是商家眼中高效消費者。


日本的已經步入下流社會了,中國人卻還在買買買啊……



<strong>第三消費社會的主體是60年代出生的新人類群體,他們出生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有強烈的消費慾望,不再關心政治。當他們成年以後,選擇單身的人數逐漸增多,打破了過去以家庭為主體的消費結構,轉向個人消費。這也使得在商品的選擇上,從過去符合更多數人的審美變為更具個性化審美。消費的個人化也催生了一些產業的變化,比如便利店的興起解決了單獨就餐的問題,比如網購,產品目錄的流行方便人們更快速進行選擇,比如DIY手工店的興起,有助於激發人們對親手創造生活的熱情。

隨著時代發展,新人類消費者不再是被商家操縱的存在,而是更有創造性的進行選擇,思考每一樣東西的存在價值,把所有商品都變成美好生活的素材。從購買符合個性的商品,到自己成為消費的主角,尋找可以自我啟蒙和充實內心的商品——“適合自我”和“感性”成為第三消費社會後期的中心概念(三浦展)——消費者不再只聚焦在物品上,而是聚焦在物品背後所承載的情境、歷史上,以及消費場所提供的更多元的服務上。

<strong>第四消費社會的主體不再集中在某個年齡層,而是全民消費觀念的一種轉變。

他們崇尚共享意識,希望通過對物品的使用搭建彼此間的溝通交流,希望物質從私有變成共有,最終形成社區化生活。他們提倡與自然友好相處,構建生態型社會,從崇尚舒適享樂的美式生活,迴歸到追求簡約的日式生活。

<strong>日本消費社會的發展,也提供給了審視中國消費主義的一面鏡子。

中國同樣可以劃分出類似的消費發展階段,只不過每個階段的持續時間更加短暫。並且不同階段的跨越不是完整的,而是局部性的,即呈現一種混合形態。中國當下既存在連基本消費都無法滿足的貧困情形,也有以拼多多為代表的農村城鎮消費崛起,兼有部分北上廣年輕人提倡的簡約消費時代。但更普遍是處在第三消費社會,追求名牌、個性的買買買。

在消費時代的變化過程中,中國經歷著與日本類似的心理反覆。

從消費心理的角度,從最開始的需要到想要,從必需品到必欲品。長輩過去生活在物質貧乏的年代,他們的訴求是得到一件物美價廉實用的東西。廣告業的發展,和商家不斷演變的促銷策略,不停製造著“想要”和“慾望”,讓人時刻處於亢奮狀態。<strong>他們的策略一是“強制大眾化”,讓商品變成特定階層擁有的象徵,二是凸顯差異化,不停製造要與別人不同的慾望。

“大眾化”、“差異化”看似相悖的兩者,實際融合在一起,人們處在相同和不同的夾縫之中,一方面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同時又知道差別是有限的,還是希望自己與別人相同。消費者內心分裂出了不同的自我,與大家相同的自我和差異化的自我。(三浦展)

在這種消費心理的影響下,年輕人不再通過學習、工作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實現自我,而是通過快速的消費來定義自我,首先是定位自己所處的階級,第二是如何在這個階級中脫穎而出。三浦展認為:“如果把他們的私人物品全部剝奪走,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存在是那麼渺小時,一定會感到畏縮,甚至陷入深深的不安。如果沒有了這些東西,能夠證明他們自我的根據將不復存在。因為他們是先選擇東西,再由這些東西形成自我,而不是首先擁有自我的獨特性,再由自我選擇想要的東西。以前在地域社會里生活時,支撐每個人自我的是他們的任務和作用,而這個時代變成了東西。”

在中日兩國的消費社會中,階級分化都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在前兩個消費社會,中產階級推動了消費的發展,但真正中產階級的人數卻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雖不貧窮,也不寬裕”的“新窮人”。

儘管都使用“新窮人”的概念,但中日兩國的新窮人並不相同,日本的“新窮人”反叛中產階級的消費觀,創造新的生活方式,購買低價且靈敏度高的商品,去掉高級商品中多餘的功能,成為第四消費時代的主力軍(三浦展)。而中國的“新窮人”仍深陷在消費主義的牢籠裡,幻想著構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貧窮”是一個難以接受的字眼。<strong>他們用一種精神上的“虛假富足”來掩飾實際生活的貧困。


日本的已經步入下流社會了,中國人卻還在買買買啊……



汪暉曾在文章中對中國的“新窮人”群體有過論述:

“他們同樣是全球化條件下的新的工業化、城市化和信息化過程的產物,但與一般農民工群體不同,他們是一個內需不足的消費社會的受害者。他們通常接受過高等教育,就職於不同行業,聚居於都市邊緣,其經濟能力與藍領工人相差無幾,其收入不能滿足其被消費社會激發起來的消費需求。他們是消費社會的新窮人,卻又是貧窮的消費主義者……他們在消費不足中幻滅,卻不斷地生產著與消費社會相互匹配的行動邏輯。‘新窮人’的出現是和消費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是消費社會和消費文化的伴生物,同樣是資本主義經濟從工業經濟向金融資本、從實物經濟向虛擬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產物。”


日本消費者顯然已經意識到個人化、孤立化的消費模式所帶來的問題,從而更需要一個能夠建立人與人自然聯繫的消費社會。

中國也在經歷從個人化消費到社交分享化消費的轉變。一個人在消費的過程中,自然會獲得很多信息,例如商場折扣的信息,限量版發售的信息,這些信息獨佔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分享、交換中,才能獲得樂趣,並且這種樂趣會因為受益者的不斷增多不停延續,這就是各類分享網站建立的緣由。拼購的產生,也是充分利用了人際網絡,已成為典型的社區交往場景。

除了分享信息,還可以分享同一件商品,共享經濟發展,二手市場蓬勃,物質不再獨屬於個人,而是在連續傳遞中獲得新的生命,還能重新煥發價值。在分享網站、閒置交易平臺裡,通過個人主頁的設計,可以讓你看到別人的生活,找出你們共同的喜好,大家更喜歡將東西傳遞給一個對物品有著充分知識和熱愛的人,建立一種聯繫。

但也要警惕,在社交化分享時炫耀性消費的蔓延,不以使用為目的,而是塑造一種“虛假”人設,再以“人設”變現經濟價值。這種炫耀情緒會點燃一些“新窮人”的慾望,讓他們做出不符合自己生活實際的消費行為。並且,這種基於消費分享的新型關係的建立的穩定性有待考量,一旦某人不具有相匹配的消費能力,就會被群體裡的人所放棄。引發的諸多問題,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進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