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Lazada等東南亞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優缺點

Shopee、Lazada等東南亞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優缺點

2016年初決定開網店的時候,我對新加坡電商的瞭解為零。由於我個人長期在海外, 對淘寶的瞭解也少得可憐。

一、Shopee

我的網店生涯始於Shopee,是偶然聽朋友提起這個Garena旗下的平臺,便決定從這裡開始。

不得不說Shopee無論是移動端還是網頁端的用戶體驗對於我們這些電商小白來說都是非常友好的。1)完全免費;2)簡單易懂的功能;3)流暢美觀的界面等等。

所以我們只用了很短很短的時間便把產品list了上去,並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 每天都會用Shopee的APP看今天有多少人瀏覽了我們的產品,並且每四個小時都會定時用免費的boost功能推送5個產品上熱門。點擊進入>>2019 Shopee招商入駐綠色通道

總體來說過低的入駐門檻讓這裡的賣家有些良莠不齊。對於Shopee來說,作為賣家可以感覺到平臺本身在新加坡業務上的投入並不多,其重心主要還是佈局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不管結果怎樣, 心裡面由衷感謝Shopee這樣一個可愛的平臺,給小白們提供了輕鬆開啟電商夢的機會。並且作為APP開發運營的從業者,也能明顯感覺到Shopee背後有一群出色的產品和開發工程師,希望Shopee能留住這些人才, 也希望在推出自己支付系統後越做越好。

二、Qoo10

經歷了Shopee的失意,我們沒有停下腳步,而是轉投了當時火熱的Qoo10平臺。Qoo10是Giosis集團旗下的購物網站,其母公司是Giosis是eBay合作投資的企業,目前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韓國、中國等國家都有運營。

這次開店過程也是歷經坎坷,兩個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生琢磨了好幾天也只是弄懂了一些簡單的功能,後來是藉助論壇的一個教學貼和身邊兩個Qoo10電商朋友的講解才勉強把店開起來。

之後每一次上架新產品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一是形同虛設的產品審核極為耗時,二是網頁設計極為不友好。

雖然Qoo10平臺有著非常豐富的功能與選項,但是要讓用戶真正發掘並樂於使用才能實現它們的價值。以至於後來每次跟電商朋友吃飯,最多的話題就是吐槽Qoo10網頁設計和開發人員那令人費解的腦回路。

舉個例子,我曾為新上架的產品上傳了11張產品縮略圖,突然發現需要把最後一張的位置調到第一張, 這就必須要把11張全部重新上傳一次調整順序。數據上傳速度之慢不說,上傳失敗也是家常便飯。

而相比之下,Shopee只需用鼠標拖拽就可以任意調整圖片的順序,體驗非常流暢。

Shopee、Lazada等東南亞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優缺點

Shopee賣家後臺拖拽鼠標就可以隨意調整圖片順序

即使Qoo10平臺這麼難用,但藉助起步早、用戶積累多、平臺優惠手段多、力度大等優勢,其流量還是非常可觀的,我們的商品終於在沒有刷單、沒有買廣告的情況下開始有了銷量。

到今天為止, Qoo10仍舊是穩定給我們帶來客單的平臺, 並且在類似雙11這類的購物節時, 客單量會有大幅提升。通過我對身邊新加坡朋友購物習慣的大概瞭解, Qoo10也確實是身邊最受歡迎的本地購物平臺。可以說Qoo10平臺長期的優惠促銷手段緊緊抓住了本地用戶熱衷於小惠小利的心理。

我們在Qoo10主要的物流選擇是Singpost Normal Mail (平郵) 和 Registered Mail (掛號信)。主要原因是客單價相對較低,承受不起中高檔物流的成本,弊端就是Singpost一直為人詬病的服務質量。

同時Qoo10對賣家的每單發貨速度進行積分考評, 如果賣家積分低將被限制使用一些功能. 而物流慢, 買家遲遲不確認收貨這些不利因素都被轉嫁給賣家來承擔,使得我們和一些其他賣家不得不故意晚確認訂單, 晚確認發貨時間來給買家的收貨爭取更多的時間, 來應對平臺不合理的制度。

三、Lazada

我們在Lazada入駐的時間相對較晚,主要是阿里巴巴的接手給了我們一劑強心劑。

總體來說Lazada的平臺體驗跟Shopee有相似之處:界面簡潔美觀、功能易於理解使用。雖然沒有Qoo10那麼多的選項,但也滿足了我們所有基本的需求。尤其是在彭蕾加入後,新的功能和改進一直在不斷推出。

這裡著重提兩點我們喜歡Lazada的地方:

1) Lazada和Ninja Van有成熟的API接口,這讓快遞單的打印變得非常簡單。並且快遞單有條形碼可以供Ninja Van的站點掃描確認收貨;

2)Lazada的客服響應速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基本我們的問題都及時得到了跟進和解決。

雖然Lazada給我們帶來的流量跟Qoo10比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正在被不斷縮小。而且因為平臺使用起來方便快捷,我們作為賣家,也願意花很多的時間在Lazada上經營自己的店鋪。

四、這幾家支付方式對比

由於自己是支付領域從業者,下面也談一下我們對幾家平臺支付的理解和看法。 由於我們基本在Shopee推出支付之間就退出了這個平臺,所以這裡不做討論。

Qoo10是最早推出自己的錢包和Q幣的,並一直在推行這個概念。作為賣家,入駐Qoo10需要強制繳納100新幣的保證金,相當於10000個Q幣,這筆錢會存入賣家的Qoo10賬戶, 主要用作之後在平臺上購買廣告的資金。

而Lazada雖然是阿里旗下的平臺, 卻沒有怎麼推廣錢包的概念。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壞事,當自己電商平臺的體量還不夠大時,尤其是還沒有侵入本地零售支付領域形成閉環時,貿然推行錢包的概念可以說是費力不討好, 不如專注把眼前事做好, 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另外一個原因是本地人普遍對移動支付的接受能力較低, 尤其是不願意在錢包裡預充錢, 就連我自己公司做移動支付的很多同事,一次都沒有用過GrabPay,更不用提微信搶紅包, 面對面紅包, 讚賞碼等’新鮮’的玩意。

在連收盤子的、開計程車的大爺都在講移動支付、智慧城市的時候, 我們也許更需要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想一想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發展。不難看出,這是用戶需求驅動的必然結果,這些支付渠道為我們的生活真真切切帶來了便利,解決了一些難題,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新加坡很多小販中心都推廣了掃碼支付,但實際使用的人又有多少呢?

反觀新加坡電子支付在政策推動下的百花齊放,各家都花重金靠著優惠返現搶奪著用戶和市場,卻鮮有能專注于思考每一個用戶訴求,為老百姓生活真正帶來便利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呢?

五、對本地電商市場的理解和展望

大概觀察一下賣得火的產品和賣家就不難發現,便宜的價格是本地用戶網購的最主要原因,這跟新加坡國土面積小有一定關係,如果我坐地鐵一小時就能自己去買到的東西,我為什麼要花差不多的價格去網購呢?況且週末逛商場原本就是本地最普遍的消遣娛樂方式。

這就極大地增加了電商門檻。除非你有優質穩定的貨源,否則在同質化的商品中打價格戰是很難突圍的。這一點是不是跟當初的淘寶有點像呢?沒錯, 所以我們預計隨著本地電商的發展,用戶網購習慣的養成和信任的培養, 一波消費升級也即將悄然來臨。靠低端產品賣得火熱的商家需要謀求轉型,而本來沒什麼機會的小玩家也可以嘗試靠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中搶到一杯羹。

另外不得不忽視的是,隨著東南亞物流的互通和發展,海外的賣家的不斷入駐也必然會加劇本地市場的競爭。

總體來說,我們看好Lazada在不遠的將來超越Qoo10成為本地第一大電商平臺,並依託於淘寶的強大支持,打通物流,把更多本地難買到的優質貨源帶進來。但是受制於本地市場的體量,電商的天花板也是觸手可及,所以更多的考量也許是以新加坡的表現帶動自身對整個東南亞的影響。

而對於已入場和仍在觀望的賣家來說, 把握住接下來的消費升級將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一個機會。寫到這裡我們不禁也對我們的小店充滿著期待,究竟是大浪淘沙還是嶄露頭角,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