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宇宙热圈”霸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首演 粉丝和演员都嗨了

自带“宇宙热圈”霸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首演 粉丝和演员都嗨了

昨晚,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了,自带“宇宙热圈”的霸气,让现场观众见识了一下首场粉丝们的狂热。不少粉丝表示,法语音乐剧的一大特色是,放大歌曲和舞美,以鼓励观众表达情绪。而且演出中间有多次将灯光打向了观众席,演员也深入到观众席各个地方,气氛是真的非常狂热了。

《摇滚莫扎特》是第一次到南京,之前在上海等地巡演过,场场爆满,甚至有粉丝租房连看24场的。演员也对中国粉丝相当喜爱了,甚至还用中文场了《茉莉花》,台下观众也热情高涨地跟着合唱了两遍这首歌。

昨晚是南京的首场,显然来了很多粉丝,而且是已经看过多场的,因为每当舞台上即将出现经典唱段时,就会有掌声提前预警,嗨得不行。

自带“宇宙热圈”霸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首演 粉丝和演员都嗨了

《摇滚莫扎特》问世于2009年的法国,首演即引发轰动,在日本、韩国、乌克兰、俄罗斯巡演亦大获成功,古典美与未来感结合的视听体验让观众为之疯狂。

该音乐剧从莫扎特17岁开始讲起,直至35岁英年早逝,再现了脱离神童光环后的莫扎特闯荡音乐界时面临的机遇、诱惑、嫉妒和重重艰难。

剧中的莫扎特身穿红黑相间的蕾丝西服,眼化朋克风烟熏妆,华服下掩藏着一颗现代人的灵魂,犹如一位“摇滚巨星”。

除了明星流量带起的疯狂热度和歌曲本身的魅力,作为一部音乐剧,它同时也有很多创作者想要放在里面去表达的对于莫扎特这位神童的敬意,包括一些搞笑元素和并不多的台词,也暗含了一些莫扎特的野史传闻和伏笔。

自带“宇宙热圈”霸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首演 粉丝和演员都嗨了

法语音乐剧强调歌曲本身的煽动力,习惯从歌曲上先征服观众。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和法语音乐剧的营销方式有关。法国早期的音乐剧一开始就是从电台、电视台“打歌”,大多数音乐剧都是在体育馆演出,这就决定了他们会把音乐和歌曲放在戏剧的前面,音乐剧的蛊惑性和感染力也来自于这里。

在中国,“法扎”已然演变为一部“粉丝向”的音乐剧。那么,它对中国粉丝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

自带“宇宙热圈”霸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首演 粉丝和演员都嗨了

按照音乐剧演出的惯例,首演场和最末场都会有福利,昨晚是首场,所以舞台一黑,大批的观众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了舞台下方,而大幕再次打开,灯光亮起时,舞台下已经黑压压一片了,粉丝们都很会“搞事情”。保利大剧院的人士告诉记者,之前就已经有粉丝给官微留言预警过了,说他们晚上要“疯”一下。

自带“宇宙热圈”霸气的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昨晚首演 粉丝和演员都嗨了

以下是记者摘的一些乐迷青睐的剧中歌曲部分:

1、在整场开头红衣主教出场的那段沉重压抑的舞美部分,配乐就是莫扎特最终没有完成的绝笔《安魂曲》里的《Dies irae》(震怒之日/末日经)。把绝笔放在故事一开始演绎,创作者的目的已经很明显——预告走向末路的死亡。莫扎特少年成名,一生都可以说是高潮,同时一生也非常短暂。个人觉得这就像是某种冥冥之中的一种守恒的宿命,得到举世无双的才华,也需要付出同等代价。

2、《安魂曲》第二次出现,已经到了莫扎特垂死之前创作安魂曲的时期,这个时候用的是《Lacrimosa》(痛哭之日),从历史上看,这个篇章莫扎特其实没有完成,他只写了八小节,就永远停下了他的笔。所以这段乐曲的出现就感觉特别契合,让这个选段成为了他自己真正的安魂弥撒曲,同时又能强调出悲伤和遗憾。

3、在法扎里做得比较妙的是歌曲和古典音乐的融合,这样的方式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更加能够欣赏和接受古典乐。比如康斯坦斯第一次见莫扎特,无视她老妈在那里把莫扎特捧得和魔术师差不多,一个人埋头弹琴唱《小星星变奏曲》改编的《Ah!Vous dirais-je maman》,人家姑娘怀春但脸皮太薄,只能以歌传情,而且还是非常有深意滴传。

4、萨列里和罗森博格第一次去听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排练,当时是莫扎特和小康的热恋期,也是创作欲和生活都达到一个顺心完美的时候,所以这部歌剧也是充满了自由和爱情的喜剧。比较有意思的是萨列里听的选段《悲伤已成为我的命运》是其中比较悲情的一首,和“喜剧”产生强烈对比,也和之后的《Le bien qui fait mal》有了很顺的衔接。如果有人看过84年电影版《莫扎特》,可能对这边更有共鸣,萨列里在见到莫扎特后,甚至开始憎恨上帝,觉得他将世界上所有和音乐相关的天赋都赐给了这个“混世魔王”,但这种情感又是又爱又恨,对天赋的爱和对命运的恨,和法扎里的禁忌般的舞蹈表达也很配。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孔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