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近些年来,过洋节似乎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相反传统节日似乎正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过洋节?

当然是

拒绝过洋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中办国办文件。

2月14号情人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4月1号愚人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10月31日 万圣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11月第4个星期日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12月25日圣诞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为什么不过洋节?

平安夜、圣诞节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是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拙。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如果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这说明文化入侵已是极其严重了。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细说中国传统节日

家人团聚, 赞天地之化育, 我感恩, 过春节!

家人团聚,报四时之恩赐,我温暖,过中秋节!

家人团聚,感先贤之圣德,我学习,过端午节!

家人团聚,念祖先之恩德,我思远,过清明节!

家人团聚,孝亲人之大恩,我感动,过重阳节!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中国处于复兴中华的伟大而艰难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色,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足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眼光,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过中国节,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也在慢慢地走向世界,被更多人熟知。

因此,在我们抵制“洋节”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提高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内部塑造文化认同,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庙会,

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

是真正活着的民俗,

很多学者将其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

也是南北方不可少的一个习俗,

熙熙攘攘的人群,

琳琅满目的小玩意,

锣鼓声声舞龙舞狮,

还有让人难以抉择的各色小吃,

是每一代人的回忆。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2018年12月30日-2019年1月1日

恩施梭布垭石林第三届土家庙会即将盛大开启

每天数十场非遗文化演绎,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万人开寨,巅峰赛事,文化之乡,民歌海洋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12月31日,梭布垭石林景区免费日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让你在这中国的狂欢节中

玩得更尽兴。

此次庙会还将现场抽取一位土家幸运儿”虎娃“

赠与50万至尊豪礼!

爱我中华,洋节,再见!

(相传,禀君是土家民族开基创业的先行者,受到了极大的崇拜。据《本记》载:务相(禀君)死,化为白虎升天。于是白虎被崇奉为土家图腾,为祖先神。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的把白虎看为家神,时时不忘敬奉。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土家语亦称”虎娃“)

记准时间

约上朋友一起感受土家文化

做地道硒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