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人格魅力體”羅永浩要“涼涼”了。

事情起源於10月15日的一則新聞:錘子科技成都總部和上海子公司即將解散,被羅永浩視為“救世主”的CTO吳德周也計劃離開。

儘管錘子科技立即否認了傳聞,表示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只是對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進行整合,但是卻無法掩蓋錘子科技的“乏力”。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2015年虧損4.62億,2016年淨虧4.27億,兩次發不出工資,2017年上半年虧損3億,2017年下半年成都市政府的10億救援,也只是讓錘子科技得以暫時喘息。

據媒體爆料,截止2018年5月,錘子的賬面餘額僅剩5000萬。掙扎在生命線上的羅永浩接連舉辦三場新品發佈會,推出“可以定義下一個十年”的堅果R1和堅果TNT工作站,希望能讓資本市場堅定對錘子科技的投資信心。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攝像頭容易被磨花、品控不足、屏幕清晰度差、解鎖不靈敏等缺點不僅給錘黑們新增了不少槽點,也越發無法挽救錘子的逐漸黯淡。

手機銷量沒有市場優勢,硬件沒有供應鏈優勢,盈虧平衡遙遙無期,生態模式後天乏力。

靠外部融資賴以生存的錘子,自2017年獲得成都政府的鉅額融資後,便再無好消息傳來。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似乎,錘子和羅永浩已經離人們預計的終點線僅有一步之遙,但卻離當初的意氣風發南轅北轍了。

曾經,錘子科技被眾人視為一匹黑馬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2012年羅永浩創立錘子科技,立誓要研發出東半球最好的智能手機,要以工匠精神造出極具設計感和極佳用戶體驗的手機,將錘子科技的英文取名為“smartisan”,寓意為智能手機時代的工匠。

羅永浩並沒有吹牛。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錘子手機Smartisan T1,在2014年7月獲得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中的“G-Mark國際工業設計獎”,同年11月,獲得“星火國際工業設計大獎”中的銀獎,2015年2月28日,獲得IF設計獎金獎,不僅是

當時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智能手機,也是當年設計獎金獎的唯一獲得者。

但SmartisanT1斬獲的榮譽並沒有為錘子科技打下半壁江山,之後,正如它的榮譽一樣,成為了被封印的傳奇,錘子手機也從此一路向下。

無視基礎體驗的產物

註定只會是小眾的自嗨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T系列的失利讓羅永浩迅速調整戰略,一邊多次降價提升銷量,另一邊推出M系列和堅果手機迎合年輕市場,卻屢戰屢敗。

如羅永浩一樣,錘子手機具有強烈的情懷。以“漂亮、細節規劃、人性化功用”作為產品特色,以人性化和個性化為著力點,以超越蘋果的操作和外觀為目標,錘子科技追求著極致的個人體驗,卻忽視了手機作為一款溝通工具的核心——功能性。配置不足、電池不耐用、定價虛高,是錘子手機被大眾吐槽最多的地方。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錘子手機早期被市場孤立在外的原因之一,就是隻解決了無關痛癢的槽點,而沒有攻克最關鍵的痛點,而後期為了證明設計技術實力,開始過於強調功能而忽略了操作性。無法把控人機交互和UI的平衡度,是錘子手機最大的硬傷。

強調細節處理、弱化基礎體驗,讓錘子手機註定只會是一場小眾的自嗨。

中國手機江湖 只以銷量論英雄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同期出道的小米,經歷了2016年的最低谷後歷劫成功,榮升第四大全球智能手機品牌,併成功上市。據小米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銷量達到3200萬部,同比增長43.9%,小米8系列在發佈的4個月後發貨量便超過了600萬臺。

錘子卻一直陷於產品規模和盈利空間的質疑,2017年錘子手機的出貨量為340萬部,幾乎是小米手機一個季度銷量的十分之一。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小米依靠性價比而崛起,

OV依靠高營銷而爆紅,

華為依靠技術流而稱王,

錘子只依靠情懷來續命。

且不說錘子和華為、OPPO、VIVO和小米這些中國手機第一梯隊的差距有多大,就連一加、魅族等小眾品牌也要比錘子的情況好不少。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如此看來,羅永浩是個失敗的創業者。

但與之前相比,羅永浩已經足夠成功

眾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17歲那年,讀高中的羅永浩因為價值觀而放棄讀書,從此浪跡江湖,擺攤、代理、走私、傳銷,用折騰詮釋了青春的模樣。

27歲那年,北漂羅永浩為了高薪,給俞敏洪寫了封萬字書,獲得面試機會,搞砸兩次試講後,羅永浩如願成為新東方最當紅的GRE英語教師。

34歲那年,年薪五十萬的羅永浩辭職,原因是不喜歡新東方越發功利的商業色彩。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同年,創立了牛博網,拉來韓寒、柴靜、和菜頭、連嶽等中國各領域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入駐,日訪量一度達到百萬。

40歲那年,羅永浩突然決定跨界做手機,拿著陌陌創始人唐巖借的900萬啟動資金,直接奔入門檻上千萬的手機紅海,雖然一路跌跌撞撞,卻也安然走過了6年。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面對眾多輿論質疑和媒體討伐,羅永浩依然扛著理想的大旗:“你知道我這6年是怎麼挺過來的嗎?每次就是厚著臉皮再堅持一下。沒有失敗的人,只有半途而廢的人。”

羅永浩跨界手機業那年,入局玩家六七百人,

如今,羅永浩依然能用出貨量百萬級的錘子砸出現象級的大動靜,除他以外再無二人。

解讀羅永浩: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