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導語

小黃車ofo等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補充性的,非主導型交通工具。其所倡導的環保理念也多為人所接受,這對環保意識已經覺醒的中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來說有相當的吸引力。這兩年來共享單車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們對它的這種好印象。然而三年過去了,迄今全國沒有一家共享單車機構開始有盈利的跡象,也沒有正向循環數據,甚至還頻頻破產。面對這一現實,人們不禁要問:這種商業模式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毫無疑問,共享單車是受百姓歡迎的,人們對它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亂停車的問題。而從企業實際運營來看,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第一,偽共享模式。“共享經濟”從美國的airbnb(愛彼迎)創立開始引起世人的注意,從此掀起了通過“共享”來解決市場的資源配置問題的熱潮。

“共享經濟”的真實含義是指,通過平臺模式把社會上的閒置資源或資產充分利用起來為消費者服務,是一個真正的“輕”資產運營模式。

如,airbnb(愛彼迎)通過平臺模式把全球擁有閒置房產的業主整合進來,為旅行者提供住宿服務;Uber(優步)和滴滴出行通過平臺模式把擁有閒置私家車的業主整合進來,為出行者提供交通服務。這類模式的運營資產和用戶都在平臺之外,經營者無需大規模投資。這一模式對傳統商業模式來講具有“顛覆性”的衝擊。

反觀共享單車,事實上只是盜用了“共享經濟”的名號,本質與傳統模式沒有任何差異,即投入鉅額資金購買經營性資產(單車),隨即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平臺進行運營,是一類不折不扣的“重資產”企業運營模式。

ofo等共享單車對經營性資產的管理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浪費的一種模式,因為它處於“完全失控下”的管理,更準確的說是一種“敗家子”式的管理,即把花重金購買來的資產全部“扔”到城市的大街上,任其“漂流”。現實中,它的破壞性遠遠大於它的便利性。看看下面這些單車墳場圖片,可能說是破壞性行為的證據。可怕,更可惡!

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第二,經濟和商業上的不可行。當今,企業不盈利並不可怕,而持續不盈利就很可怕了,如果持續看不到正循環和盈利的支撐要素,更是可恐!

創新商業模式有四大有關鍵要素:客戶、價值提供、方式+能力+資源、盈利機制。小黃車ofo前兩大要素都非常好,但後兩大要素就非常糟糕。我們略加分析:

客戶:所有的人或人群,屬於真正的大眾。企業都希望能有這種受眾。沒說的,一級棒!

價值提供:極致方便解決你最後一公里的路程。誰都需要。一級棒!

方式+能力+資源(也稱價值鏈):資源是重資產(三費很重),能力(管理能力極差),方式(只有消費者的價值,卻沒有經營者的回報)。問題大大的。

盈利機制:經營成本極高,收入來源極低(一小時只有1元錢,還要搞促銷,價格有公交、地鐵的對比根本提不上去;廣告收入很低;其它收入更是微不足道。)儘管在這一模式上可開發的資源還有很多,如,大數據、雲計算等。但這些資源在經濟和商業上具有多少利用價值需要打上問號。

由此,我們推算一下:

1.要想用戶增加,投資就要增加。投資增加,運營成本就得增加。由於收入來源的有限性和低價性,入不敷出是必然的。

2.收入來源的低價性和有限性難以改變。本來押金是一個有利的重要因素,由於競爭的白熱化,免押金變成常態。僅靠1元/小時和廣告收入,難支撐整體運營的費用。收入無法覆蓋成本,投資人就不敢進來。資金難以為繼。

3.投資屬於輸血,輸血是為了造血。項目只有服務功能,而沒有造血功能,或造血功能迄今沒有明朗化。出現這種結果,我認為並不是經營者不努力,而是項目模式的先天不足。

商業史上同樣的案例也曾出現過。如,摩托羅拉投資的依星公司當年抱著美好願望——讓每一個人在任何地方(包括大海中的孤島上)都能打通手機,投資57億美元,向天空發送了66顆同步衛星。由於經濟上的不可行,2年後宣佈倒閉。

相反,京東成立11年了,迄今仍然虧損,但它的收入規模在擴大的同時,虧損也在不斷地縮小,跨越盈虧平衡點近在咫尺。如,今年年中報營收達2224.19億美元,虧損僅有6.88億美元,虧損額僅為0.003%。

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通過對小黃車ofo進行案例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可悲又危險的局面:創業者都想靠模式快速發展,很少有人關心公司的經營管理,只要能快速擴大規模,就能拿到更多的融資,只要能拿到更多的融資,就能把規模做的更大,創業者急功近利,投資人也樂見其成,反正總是有接盤俠。於是中國市場上的“新星”起起落落,“巨星”從不移位。

商業模式優劣關鍵在於其在經濟和商業上的可行性,這是底線。越過這個底線,再花哨的商業模式也僅如“流星”在夜空中劃了一道槓,捫心自問,究竟是“煙花易冷”還是“明星璀璨”,需要眼光和膽量。

-完-


我和我的團隊用三篇連續文章為大家分析:為什麼說ofo是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

第一篇: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悲劇(1):被曝光的數據

ofo的悲劇始於真實數據的曝光

第二篇: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大家盛讚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第三篇預告: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悲劇(3):為“門口的野蠻人”唱一回讚歌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門口的野蠻人”或許就是創業者最好的市場導師

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ofo中國創業企業最大的悲劇(2):糟糕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