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荒的“美味”——記憶中的童年美食

蠻荒的“美味”——記憶中的童年美食

那天吃晚飯,母親從廚房裡端出一盤鹹魚幹。我夾上一條送到嘴邊,頓時覺得唇齒間浸入了一種原始和蠻荒的味道。這種味道依稀就貼在我的記憶深處,又彷彿是從大自然的某個被遺忘的角落飄然而至,給我一種久違而又偶然邂逅般的驚訝與回味。不用問,這魚準是母親在鍋膛裡烤制的。

吃鍋膛裡烤的鹹魚,對於在蘆蕩水鄉長大的我來說,並不陌生。兒時的記憶裡,每逢父親下蕩罱泥,都能捕回幾十條活崩亂跳的魚兒。這段日子,水缸裡總是養著魚,院中蘆蓆上也曬著閹制的魚乾。傍晚時分,祖母一邊燒火煮麥片粥,一邊在鍋膛裡烘烤著鹹魚幹,低矮潮溼的廚房裡洋溢著鹹魚和麥片的混合香氣。

蠻荒的“美味”——記憶中的童年美食

鍋膛裡烤鹹魚幹算得上是絕活了。這不僅需要烤魚人心靈手巧,更需要鍋膛裡有恰到好處的火力。火苗要幽幽的,既不能大也不能小。火苗大了,魚就會被烤焦;火苗小了,魚又會烤不脆。烘烤時,先把三兩條鹹魚幹橫放在火鉗的兩根鐵條頭上,然後一邊燒火,一邊添草,一邊在一跳一躍的火苗上烤著鹹魚幹。火苗中的魚乾發出“吱吱”的聲響,慢慢地由灰白變黃、再由黃變得微焦,漸漸地散發出絲絲香氣。等到此時,就要把火鉗翻過去,再烤魚的另外一面。

鄉下人過日子對鍋灶頗有講究。一般人家都要有青磚砌成的三眼鍋灶,灶面被粉涮成青灰色或白色,浸足了桐油的杉木鍋蓋紅彤彤、亮堂堂。鍋裡煮著鄉下人的日子,鍋膛中則藏著孩子們的美味零食。

蠻荒的“美味”——記憶中的童年美食

那年月,鄉下人的物質生活極度匱乏,受飢捱餓的孩子們只能從火光熊熊的鍋膛裡搗鼓自己喜歡的“零食”。烤芋頭就是其中之一。家鄉的“香酥芋”質粉而味香,大的如雞蛋,小的似葡萄粒,都是用農家肥長出來的“綠色食品”。秋末冬初,我放晚學回家最樂意乾的一件事是幫祖母燒火,說白了就是想趁機烤幾個芋頭充飢解饞。每逢此時,我總是把棉花、菜仔之類的秸杆抱進廚房,因為這些“燒草”焚燒後骨架仍然清晰可辨,很見火力。燒好稀飯,我輕輕地在紅彤彤的灰燼裡撥出一個小坑,然後挑幾個芋頭填在其中,再用火鉗把那些熾熱的草灰高高掩上並稍稍壓緊。心急火燎般地等上個把小時後,撩開鍋膛裡頂層有些黯然的灰,火鉗夾起的便是燙得幾乎不能接手的芋頭。剝開沾滿草灰且黑乎乎的皺褶的芋頭皮,一股焦香就會直鑽鼻孔,漸漸又浸入心肺,讓你饞涎欲滴,迫不急待。

與烤芋頭有異曲同工之美的是烤山芋,只是烤山芋的時間較之烤香酥芋要稍長一些。那時,我們為了能吃上香甜的山芋,往往會在吃晚飯時存心地少喝上半碗粥。有時鍋膛裡的火力不足,山芋一時難以烤熟,我就會不停地在廚房裡轉悠,實在忍不住了,就撥弄幾下鍋膛裡的灰燼,有時甚至不等山芋熟透就啃吃起來。

蠻荒的“美味”——記憶中的童年美食

隆冬時節,老人們會把鍋膛裡滿是火星的草灰裝進銅鑄的烘爐裡,用來烘手烘腳也烘被窩。於是,烘爐又成了孩子們的另一個“鍋膛”。先把幾粒蠶豆或玉米放在烘爐的灰層上,然後一邊用蘆柴棒兒撥弄著,一邊搖頭晃腦地吟唱著童謠:“麻花、麻花你莫炸,要炸就炸笆斗大”。聲聲呼喚,切切企盼,蠶豆殼終於鼓鼓地隆起了,或是“撲”的一聲竄出一縷香氣,或是“嘣”地騰起翻了個筋斗,一顆顆鬆脆好吃的“麻花”令我們欣喜若狂。就這樣,我們在邊炸邊搶邊吃中送走了一個個酷寒而漫長的嚴冬,也度過了天真爛漫的金色童年。

蠻荒的“美味”——記憶中的童年美食

多少年過去了,鍋膛裡的那些“美味”至今仍存留在我們這輩人的記憶裡。比起現在的孩子,我們的童年雖然沒有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洋玩藝和五花八門的零食,但上蒼卻把人間最樸真的“美味”賜給了我們。這些原始的、蠻荒的“美味”,不僅幫我們快樂地度過了缺吃少穿的艱難歲月,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厚重的東西,它使我們懂得了怎樣面對逆境與困難,懂得了如何珍惜勞動成果,也懂得實實在在地做人、過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