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危害嚴重,及時做好防治,保證產量提高品質

小麥在我國的種植面積非常大,它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全國小麥主產區分佈廣泛,自然條件差別大,種植戶在耕種和管理方式上有所不同,所以小麥病害的種類和發生情況也不盡相同。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產區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種“喜歡”溫暖、潮溼環境的病害,在我國小麥栽培地區均有發生;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尤其在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麥區危害最為嚴重。小麥赤黴病不僅影響小麥的產量,還會降低小麥的品質。減少出粉率,麵粉的顏色差,被侵染過的小麥,不僅營養價值降低,而且口感也大打折扣。

小麥赤黴病危害嚴重,及時做好防治,保證產量提高品質

發病症狀

小麥在整個生長髮育期,多個部位均可侵染受害。形成苗腐,莖腐,稈腐,穗腐或白穗等現象,在田間以穗腐最為常見。

1,穗腐

發病初期在小穗穎殼基部,出現水浸狀淡褐色斑點,病情擴展後可達全穗發病。天氣潮溼時,病穗上穎殼合縫處,或小穗基部會長出一層粉紅色黏膠狀黴層,如穗軸染病還可出現白穗的現象。染病的種子皺縮,表面有白色或粉紅色黴層,而且人畜食用後,還有“中毒”的危險。

2,莖、稈腐爛

莖腐在小麥幼苗至成熟期間均可發生,莖基部受害後產生褐變,後期麥苗基部變軟、腐爛,致全株死亡。稈腐一般多發生在小麥上部,發病初期在葉鞘處可見水浸狀褪綠斑點,病情擴展後病部以上變黃,影響抽穗和穗的質量。

3,苗腐

小麥赤黴病苗腐,一般是由種子帶菌導致的結果。種子在萌發至幼苗時期,先是幼芽變褐色,然後根冠腐爛,造成小麥出苗困難或出苗後逐漸枯死的結果。田間溼度大時,病部也可以長出粉紅色黴層。

小麥赤黴病危害嚴重,及時做好防治,保證產量提高品質

發病條件

小麥赤黴病的病原物具有寄生和腐生的特性,尤其是腐生能力強,寄主範圍也廣泛,可以在多種作物殘體上越冬,也可在土壤、種子、稻草、秸稈、雜草等處越冬,成為下茬作物的初染源。

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田間越冬的菌源數量,和適宜的氣候環境;充足的菌源數量,和小麥生育期適宜的氣候條件是造成小麥赤黴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另外,還和我們的小麥品種抗性,栽培管理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小麥齊穗後20天最易染病,如此時期間雨水多,田間溼度大,可造成大流行。其中,在小麥揚花期的降雨量,降雨天數和田間的相對溼度,是決定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小麥赤黴病危害嚴重,及時做好防治,保證產量提高品質

防治措施

小麥赤黴病具有爆發性和間歇性,我們應充分了解它的發病特點和發病條件,利用手裡的資源做好充分的防治工作。在防治上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選用抗、耐病性品種與化學防治為輔,一定會有較理想的防治效果。

A,選用抗、耐病性強的品種栽培,我們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選用適當的品種。

B,田間應合理灌溉,排灌要方便,做到旱能澆水,澇能排水,雨過地乾的效果,儘可能的減少田間的溼度。

科學合理施肥,避免過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播種前田間應深耕細耙,徹底清理田間的作物殘體,以減少初侵染菌量。用種要注意純度,儘量不使用帶菌種子播種。

C,小麥始花期到灌漿階段,是用藥劑防治赤黴病的關鍵時期。在小麥揚花初期,可使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甲基託布津等藥劑噴霧防治。也可用這兩種藥劑,對種子做拌種處理,也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好,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隨時更新最實用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小麥赤黴病危害嚴重,及時做好防治,保證產量提高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