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五戒,是佛弟子的基本戒,不論是出家修行還是在家修行,都應該受持。而出家修行的佛弟子所應受持的戒律更多,所以五戒往往也被稱為“在家戒”。排在五戒之首的就是“戒殺生”,為何要戒殺生呢?因為學佛首先要有慈悲惻隱之心,不忍傷害一切眾生。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三界六道中,畜生道的眾生,雖然形體與人不同,但與人一樣的是都具有平等不二的真如佛性,也就是說眾生法性平等。因緣成熟的時候,畜生道眾生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經典中多有記載諸佛菩薩慈悲度世的章節,其中也有許多畜生道眾生唸佛贖罪,圓滿佛果的故事。《淨土聖賢錄》中就記載有這樣三則故事,讀完你就知道為何佛陀要勸誡殺生了。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佛化鸚鵡,引人唸佛

古代安息國,西方歷史中稱為帕提亞帝國,它位於古印度的邊邑,當地人愚鈍,相互殺伐,不得聞佛法。當時有一隻金黃色,周身有青白花紋的鸚鵡,能像人一樣講話。安息國人看它長得身材肥大,又強壯有力,就問鸚鵡:“你以什麼為食?”。鸚鵡回答:“我只呼阿彌陀佛聖號,就以此為食。如果你們想養我,也要念佛號,不用提供別的飲食。”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安息國人聽後,果然爭相念誦阿彌陀佛聖號,鸚鵡就在空中飛來飛去,甚為馴良。從此之後安息國的人漸漸開悟,讚歎鸚鵡乃是阿彌陀佛化身,前來教化眾生。於是在安息國建立精舍,取名鸚鵡寺。

佛化大魚,引人唸佛

又有一國名叫執師子國,位於一座海島之上,國民共有五百餘戶,島上不能種植糧食,他們以捕鳥為生。突然有一天,海島四面有無數的魚群游來,爭相誦唸南無阿彌陀佛。國人不瞭解佛法,但是也跟著聲音唸誦,這時候魚就會游到岸邊。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國人大喜過望,捕魚而食,但是隻要他們口中誦唸阿彌陀佛,魚群就不會散去。而且魚肉味道鮮美,遠遠地超過他們過去捕捉的鳥類。所以當地人就習慣了誦唸阿彌陀佛。過了很久,島上有人將要離世,對眾人說,我要往生極樂了,阿彌陀佛見我們愚痴,化作魚身,勸誡我們。當時的國人聽後戒除了殺生,移居陸地種植為生,同時稱念佛號,自此皈依。

鴝鵒唸佛,墳生蓮花

宋朝元祐年間,長沙郡有一商人,家裡養了一隻鴝鵒(qú yù),俗名叫八哥。偶爾有一天,一遊方僧人經過商人家,口中念阿彌陀佛,八哥聽到後也跟著念。商人覺得很驚訝,便將八哥贈予僧人,請僧人帶它修行。從此以後,八哥從早到晚念阿彌陀佛之聲不絕於耳。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過了幾年,八哥老死了,僧人用棺木安葬了它,不久後竟然從地面長出蓮花。僧人讚歎到:“有一靈禽名八哥,解隨僧口唸阿彌。死埋平地蓮華髮,我輩為人豈不知。”八哥尚且知道唸佛得往生,難道我輩生而為人反而不如鳥了嗎?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這三則畜生道眾生往生極樂的公案,不僅是展現了阿彌陀佛誓願的方便善巧,也說明了畜生與佛與人的自性毫無差別,都具有平等佛性,這也正是佛陀勸誡殺生的原因所在。但不殺生並不能是盲目的,比如曾經有比丘在打掃僧舍時,因害怕傷蟲而無從下手,佛陀開示說:“意在打掃,不在殺蟲”,比丘釋然。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也就是說,持不殺生戒,是要心懷慈悲,不能為了一己私慾,而將畜生道眾生看作是可以隨意欺凌、殺戮的低等動物,它們與人類一樣是三界六道中的輪轉的可憐愍者。我輩非但要持不殺生戒,還應時時放生,令有緣眾生皈依三寶,皆蒙佛祖慈悲度化,離苦得樂,乃至究竟成佛。

佛陀為何勸誡殺生,原來還跟咱們小鸚鵡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