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纵观2016年,乳粉行业发生了不少大事件,从婴幼儿配方乳品季检变月月抽检月月公开,到最严奶粉新政的实施,婴幼儿乳粉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倒逼乳业加快兼并重组。近日,亲贝网独家梳理了过去一年乳粉行业大事件,带您回顾乳粉行业风雨变幻。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17家乳企上审计黑名单 羊奶粉是重灾区

2016年2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显示,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杨凌圣妃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多元乳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在食品安全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作为首家羊奶粉上市公司,去年曾数次上黑榜的陕西红星美羚再次被通报批评,其出厂的产品未做相关检测,完全违背了国家要求批批检测才能出厂的要求。统计发现,以陕西圣唐秦龙为例,其生产的羊奶粉去年曾16次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榜。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婴幼儿配方奶粉将改成月月抽检月月公开

2016年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介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毕井泉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品的监管和抽样检验,从去年每个季度抽样检验公布一次改成“月月抽检、月月公开”,同时还要继续加大生产体系的检查力度,严格控制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的数量和品牌,禁止利用配方进行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跨境电商实行税改 进口奶粉要多缴税

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自2016年4月8日起,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新政出台后,以往几乎不用交税的奶粉、纸尿裤等热门母婴产品,按新税制计算,税率涨幅约11.9%。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1.7万罐假奶粉流入多个城市 涉雅培、贝因美

2016年4月4日,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上海市检察院三分院、市公安局食药侦查总队破获了一起生产、销售假冒“雅培”乳粉案件,犯罪分子生产销售1.7万余罐假品牌奶粉,销往郑州、徐州、长沙、兖州等地经销商,并通过经销商进一步销售到全国多个城市,并已批捕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4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假奶粉案涉及品牌又增加一个本土品牌贝因美。

针对公众关心的假奶粉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称,目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已督促该冒牌产品流向地河南、安徽、江苏、湖北进一步追查涉案产品。

2018年起无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婴儿乳粉将禁售

2016年4月14日,财政部发布消息,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包括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依法获得产品配方注册证书。

说明指出,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注册。由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仍在制定过程中,目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时,暂不需要获得相关产品的配方注册证书。

从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包括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依法获得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届时,获得产品配方注册证书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名单,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对外公布。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雅贝氏乳业迎多事之秋,多次登食药监局黑榜

因安全审计问题被通告 物料核对不平衡

2016年5月12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审计工作组对广东省雅贝氏(深圳)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许可条件保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了食品安全审计。

结果显示,雅贝氏部分制度如质量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通过抽查记录,结合生产工艺损耗等因素,物料平衡核对方面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10项指标不合格

2016年7月19日,国家食药监局公布了一批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雅贝氏(深圳)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雅贝氏婴儿配方奶粉1段抽检不合格。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6、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碘、硒、牛磺酸、产品包装标签均不符合标准。

6月全面停产被罚453.52万 1850罐被奶粉召回

据了解,雅贝氏公司自2016年6月4日起全面停产整顿。雅贝氏 “IQ系列”婴儿配方奶粉1段产品因10项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项指标(牛磺酸)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要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被召回,已召回1850罐,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已对召回产品封存扣押并依法处置。并依法对雅贝氏乳业处以涉案产品货值金额30倍罚款,共计453.52万元。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洋奶粉首次被暂停在华注册资格 涉特福芬、维爱佳等5家乳企

2016年5月16日,国家认监委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企业注册名单”中暂停奥地利生产企业AgranaStarkeGmbH注册信息。这也是首次出现有“洋奶粉”工厂被暂停在华注册资格的情况。

6月1日,中国进出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再度出手,更新了德国和法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企业名单,特福芬、安吉兰德两大有机奶粉品牌的生产企业。

11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再度出手,暂停了澳大利亚维爱佳(Viplus Dairy)和普尔顿乳业(Camperdown Dairy)两家均具有120多年历史的知名乳企在华注册资格被暂停。此外还对多家境外生产企业、多家境外出口商、多家进口商提出风险预警。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发布

2016年6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共6章49条,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要求,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都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颁发的注册证书。

办法明确,用药品管理方式规范配方奶粉,并严格限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注册申请人必须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

严格配方奶粉管理,从原来每个企业可生产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缩窄至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

办法对标签作出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模糊信息,不允许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不允许以“不添加”“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不含有,杜绝蒙混过关和虚假宣传。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跨境电商平台19款洋奶粉超4成不合格

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先后通过京东、天猫、麦乐购。蜜芽等网站,购买了7个国家的19个品牌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包括来自德国的爱他美、喜宝,美国的美赞臣、雅培,新西兰的康宝瑞、康贝加,日本的固力果、明治,韩国的每日等。

这19种海淘奶粉样品被送到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矿物质”、“维生素”和“污染物”三项指标。检测结果令人震惊:19款洋奶粉的不合格率竟达到了42.1%。不合格的奶粉样品主要是在矿物质和维生素两项上不合格,不合格样品主要来自日韩两国。其中,一款日本奶粉碘含量没达标;4款日韩品牌洋奶粉硒含量没达标;两款日本奶粉锰含量没达标;3款日本奶粉维生素含量没达标。

专家对此提醒,年轻妈妈们千万不要小看奶粉包装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看上去数值差距似乎不大,但日积月累将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产生很大影响。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新希望子公司销售276吨过期乳品 刘永好旗下公司致歉

2016年10月24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官网公布一起加工销售过期洋奶粉安全大案。通报称,上海市警方经过为期六个月的侦查,破获一起家族性、组团式、有计划、有分工、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加工、销售过期烘焙用乳制品重大案件。

上述案件中的过期烘焙用乳制品品牌标称为新西兰“恒天然”。而参与销售的涉案公司之一上海嘉外则为新希望集团旗下产业投资平台草根知本投资的企业。

按官方披露的信息,犯罪嫌疑人刘某为减少过期新西兰产烘焙用乳制品的损失,今年初通过上海嘉外将库存过期的276吨新西兰产烘焙用乳制品,通过南通华源饲料公司以走账方式销售给其亲戚尚某设在松江的姜迪公司。此后,姜迪公司将其中的166.8吨分别销售给包括上海榕顺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下游经销商,通过批发和网店等方式进行销售。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要求细则出台

2016年11月,国家食药监局制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做出细化规定。

《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规定了申请材料的一般要求、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产品配方变更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产品配方延续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等4部分内容,以及产品配方注册申请书、产品配方变更注册申请书、产品配方延续注册申请书。《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则规定了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申请人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研发能力、样品试制4方面的要求。

结语:随着奶粉新政注册制的深入实施,乳业正在向良性健康的轨道回归。希望有一天,中国家长将不再为宝宝口粮而担忧。

亲贝网独家盘点:2016年乳粉行业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