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文藝評論獲得多重表達空間(戴清)

改革開放40年來,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圍繞這方面創作的文藝評論也有著自身在各階段的評論重心、特色及發展脈絡,呈現出評論視角不斷拓展、深度不斷開掘的態勢。

改革初期,偉大的時代激發創作激情,也讓評論家們在精神上獲得了鼓舞。他們熱情關注社會現實,圍繞熱播劇如《喬廠長上任記》《新星》《籬笆、女人和狗》等開展評論工作,激發了文藝界關於“貼近生活、關注現實”重要性的討論,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評論家們強調“真實性”,提出創作者應貼近生活、關注現實,正視生活中的矛盾,有力而恰當地展現現實的矛盾,勇於面對生活的複雜性和尖銳性。這其實也是對“如何面對歷史、反思歷史”問題的探索和思考。

四十年:文藝評論獲得多重表達空間(戴清)

20世紀90年代,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期,批評方法也發生了變化,文化研究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一方法論遷移,是以中國特定文化土壤、語境為背景和根源的。同時,文化研究在中國知識界的接受與勃興也與當時中國學術的“整體思維”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個階段的文化研究不再把文本看作是對社會時代的簡單折射和反映,而更多地關注“文本”與“語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此文本”與“彼文本”之間的互動;不再只是著眼於宏大敘事中的“典型環境”或“典型人物”,而更加註重審美實踐與日常生活的彼此交融與借力。具體到圍繞一系列熱播劇《渴望》《北京人在紐約》的討論,對作品文化價值的探討成為評論的重要著眼點。電視評論者們反思《渴望》在“道德高標”的原則下塑造出來的“盡善盡美”的人物及其“煽情化的感傷主義”,力圖從大眾文化功能層面揭示這種成功的侷限所在,即娛樂化的大眾消費文化對現實意義的消解,進而指出大眾文化的創造“不應只是對大眾的迎合,還應體現出對文化的改造”。新世紀以來,從類型角度探討現實題材創作存在的問題,構成了評論上的一個個熱點。如公安題材電視劇中關於“反派形象被塑造得越來越豐滿”的問題,實質上使反“臉譜化”走向另一個極端,由此可能會削弱作品應有的思想力量。再如對家庭倫理劇審美價值取向的探討,評論界大多肯定《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青衣》《空鏡子》《金婚》《媳婦的美好時代》的“平民現實主義”,批評《蝸居》等劇,認為後者不符合現實題材要將“高度的真實感”和“深刻的批判性”有機結合的要求。再如評論界對《鄉村愛情故事3》的批評,表現出對農村題材劇創作中現實主義精神失落的憂思。

四十年:文藝評論獲得多重表達空間(戴清)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劇照

近幾年,在媒介融合的文藝創作生態之下,現實題材創作強勢迴歸,給文藝評論提供了更豐富的表達空間。“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現實主義美學原則得到加強。評論界對電視劇創作中存在的娛樂化、偶像化等傾向積極進行回應與反思,對現實題材創作一度出現的口碑與收視倒掛現象進行分析,在理論上、評論上大力呼喚現實題材創作迴歸,也從學理層面探討現實題材創作中存在的癥結,還從類型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另外,評論界透過作品的精神內涵與審美風格,對現實主義原則加以深度反思與總結,涉及到諸如現實主義創作深度、廣度、銳度不足,部分作品懸浮於現實之上,對歷史遠景把握真切、對時代近景處理模糊,細節、局部真實但在整體上卻顯得失真,以及在典型人物塑造方面對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立體性、豐富性的分寸把握不準等問題,都有著多層次、多角度的展開與深化,大大拓展了對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的學理思考,也進一步開掘了現實主義美學原則的理論深刻性與豐富性。

(作者:戴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視聽藝術委員會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