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欢迎关注“非遗视野”,

阅读评论!!!

“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西平县《大铜器》所用器乐一般有大鼓、大铙、大镲、边鼓等,演奏人员15——50人不等,演奏起来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喜爱。

河南省西平县芦庙乡高槐树村是一个有1000多口人的村庄,村庄有一半以上的人爱打大铜器和表演传统民间舞蹈。该村庄的大铜器有上千年的历史,表演乐器有大铙、大钹、中钹、小钹、大锣、中锣、小锣,还有大鼓和小鼓,演奏时由一人持边鼓用体语指挥。表演场面宏大,演奏起来如凤鸣龙吟、虎啸狮吼,排山倒海、震天动地。

该村青年艺术家刘青云现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驻马店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大铜器”,表演者年龄越来越大。看过其表演才知道,其表演者需要在表演过程中连续接抛十多斤重的铜铙,必须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或青年人才能完成表演,因此,如果没有新鲜血液及时补充,那些严重老龄化的“文化古董”必然会走向衰亡。西平县芦庙乡高槐树村一直坚持,由县文化馆牵头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使芦庙乡高槐树大铜器一直流传至今,而且队伍越来越庞大。

“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2000年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又无高层专家指导,造成铜器队伍数量减少,规模缩小,水平下滑,活动次数历年呈下降趋势。2008年西平县原69个铜器队仅存26个,档案资料因经费紧张而荡然无存。许多古谱已失传,急需得到抢救。

“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2014年9月25日,西平县芦庙乡高槐树大铜器代表河南应邀参加陕西韩城举办“第二届司马迁杯全国锣鼓大赛”,河南省文化馆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高槐树村的代表们发扬以往敢于拼搏,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再创辉煌的优良传统,一举在第二届司马迁杯全国锣鼓大赛中摘得金奖。

“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自我国青铜器被普遍应用以后,这一独特而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以铜器为主的打击乐形式已在该地逐渐形成,对其周边地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文化特征。郏县大铜器是以铜制乐器和大鼓组成的集体打击型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场面壮观、简单易学,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自身变化多样的不同曲牌,且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在中原地区及国内形成了一定影响。对西平县大铜器的保护与传承必将对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广大群众的集体合作意识与社会族群联谊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铜器”这些“非遗”您知道吗?(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