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乃天下第一奇山,此生不枉此行

明朝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此山乃天下第一奇山,此生不枉此行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此山乃天下第一奇山,此生不枉此行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

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当年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历经多日艰辛,终于炼成了仙丹,黄帝、浮丘公和容成子最后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为纪念黄帝,后世以黟山更名为黄山。

还有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 ,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此山乃天下第一奇山,此生不枉此行

除去了神话般的传说,黄山的风景更令人沉醉,山不在高,而在于其奇,黄山上的奇,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三瀑,其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之为黄山四绝,而“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更是黄山的三大名瀑。

此山乃天下第一奇山,此生不枉此行

而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名家陈运和有诗作证:“站起,黄山像长城的雄姿;躺下,长城是黄山的身影”。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方圆250公里,自古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胜有朱砂峰、炼丹峰、天都峰、轩辕峰、仙人峰、丹井、试剑石、蒲团松、仙人晒靴石、仙女绣花石、望仙台、炼丹台、炼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和山北部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均为道教庙宇。

此山乃天下第一奇山,此生不枉此行

黄山之美并非书画能描绘得出的,如果都说山水画卷,可是画卷只是一角,难以描绘得出天下第一奇山的秀丽。

欢迎到评论区留言,如果你也喜欢,点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