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我,安之我不知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子非我,安之我不知知魚之樂

莊子,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唯心主義者,在國外也有其類似學者,稱其為詭辯,打個比方,我上一秒打了你一下,你下一秒找我,那都不是我了呢,你找上一秒打你的我吧。特別有意思,和唯物主義者很大的區別,自此文章而言,以我來看完全可以看成一個養魚的和一個不養魚的對話,養魚的說,你看魚在水裡遊多開心啊,不養魚的聽了說,你又不是魚,你咋知道魚開心呢,養魚的不開心了,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不快樂呢,不養魚的又說“我不是你,自然不瞭解你,但你也不是魚,一定也不能瞭解魚的快樂的!養魚的說,我請求回到談話的開頭,剛才你問我說:'你是在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這說明你是在已經知道我瞭解魚的快樂的情況下才問我的。那麼我來告訴你,我是在濠水的岸邊知道魚是快樂的。"養魚的完勝。

你都不養魚怎麼能理解我們養魚的快樂呢。

子非我,安之我不知知魚之樂

養魚確實很有樂趣,每天看它們游來游去,追逐嬉鬧,無憂無慮的,心情自然就很美好了,現在的塵世太喧囂,你需要養一潭魚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在喧囂的都市回來有一種回到山林湖泊的感覺,就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一樣,《澗中魚》海水桑田欲變時,風濤翻覆沸天地。鯨吞蛟鬥波成雪,深澗游魚樂不知。

子非我,安之我不知知魚之樂

養魚的人,身上會帶有魚的一種氣質,波瀾不驚。有一種風格,風輕雲淡。有一種自信,怡然自得。有一種惆悵,海闊天空,有一種嚮往,世外桃源。有一種衝動,化身為魚。

今天爾爾就為大家說這些,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