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在上一篇中,我介紹了《從0到1》這本書前七章的內容,從邏輯和思想準備上,告訴廣大的創業者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以及需要注意哪些誤區。今天我將繼續介紹這本書後面的一些內容,這一部分將從實戰出發,為大家解決在創業初期遇到的具體問題。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1、秘密

當今眾人皆知、家喻戶曉的觀念都曾是未知的。同樣,當今的世界上還有很多秘密未被髮掘,這也就表示,還可能出現很多有望改變世界的企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只有堅持不懈的探索者才能發現他們。商業也是一樣!成功的企業建立於開放卻未知的秘密之上,這秘密關乎世界如何運作。秘密分兩種:關於自然的和關於人的。探索秘密的最佳處所就是無人關注的地方。最好的企業家都知道一個事實: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基於鮮為人知的秘密創立的。

作者用“秘密”一詞來表示那些未被探知的,或者沒有人從事的領域,對於創業者來說,建立一家未被關注領域的公司,遠比建立一家競爭環境惡劣的公司要容易成功得多!而對於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或服務,會比投身於不斷的競爭而更容易獲取高額利潤。惠普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一家擁有90億美元資產的巨頭企業,上世紀最後的10年中,它們不斷探索新技術,開發新產品,91年,惠普發明了噴墨打印機;93年,推出了OmniBook筆記本電腦;94年,推出了印表機,因為不斷的拓展產品,到2000年,惠普資產高達1350億美元,可後來,惠普投身專業與支持服務,開始了諮詢服務,從那以後,惠普沒再發明過新產品,後來又陷入非法電話監聽等惡劣事件中,直至2012年末,市值僅剩230億美元。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2、基礎決定命運

每個偉大企業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要做好每個事業,有些事情在起步階段就必須做好。作為創始人,你的首要工作就是打好基礎,因為你無法再有缺陷的基礎上創建一個偉大的企業。在一開始創業的時候,首先要做的至關重要的決定是——和誰一起做。不僅僅創始人要好好相處,公司的每個人都需要和諧共處。要找到公司內部不團結的原因,分清以下三個概念很有用:所有權,誰在法律上擁有公司的資產?經營權,誰實際上在管理著公司的日常事務?控制權,誰在形式上管理公司事務?初創公司的矛盾大多出現在所有權和控制權之間,即創始者和投資者之間。一般而言,你僱傭的員工應該是全職的。對全職人員,應該給予適當報酬。而公司做得越好,首席執行官的薪酬就越少,這樣也為別人設定了標準。對於初創公司,股票雖然不是激勵員工的最佳方法,確實創始人使公司保持團結一致的最好方法。

現在創業的朋友越來越多,但很多人都是單打獨鬥,不管是為了保持公司的獨立性還是確實沒有適合的合夥人,這樣的創業都十分的艱難,一個人的能力永遠無法覆蓋一家公司的需求,馬雲當年創業有自己的“十八羅漢”,俞敏洪當年有“三駕馬車”,馬化騰當年有“騰訊五虎將”,大部分企業都無法保證最初的合夥人能一直堅守到最後,但如果最初連合夥人都沒有的話,那企業都無法保證能生存下去!現在初創型的企業經常會有這麼個現象,為了挖到一些能力很強的員工,不惜開出高額的薪酬以吸引對方,也許是國內市場的資本確實雄厚,動輒上億的投資吧,但是對於初創型公司來說,理念的認同與未來的價值創造遠比能力強要重要得多,一個願意去創造價值的員工遠比一個只完成指定工作內容的員工要有用得多,初創型企業的薪酬,我覺得只應該滿足兩點: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市場上的平均價格。而額外的獎金福利等,就應該跟創造價值的多少掛鉤了,畢竟初創型企業不像那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它們沒有規模利潤,沒有市場份額,一旦沒有價值產生就面臨倒閉,所以前期的流動資金相當重要!所以初創型公司應該學會,用以後的利潤去獎勵現在的員工。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3、打造幫派文化

“公司文化”不能脫離公司本身而存在:無公司無文化,公司即文化。初創公司是肩負同一使命的一個團體,企業文化的好壞取決於內涵。招聘是每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你需要的員工不應該只是簡歷上看起來厲害的人,還要在入職後能與他人團結協作。同時,從外面來看,你公司的每名員工都應該有同樣與眾不同的氣質;從內部來看,每個人分工明確,並因擔負獨特的工作而與眾不同。

聽到很多HR的同行說,老闆讓他們去建立企業文化,可是他們又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去做,往往到最後,就是張貼一些宣傳標語,或者發發文章,再好一點,去搞個團建或者旅遊……其實企業文化一般都蘊含在企業內部的每一個員工身上,公司的願景、目標、理念,這些都是企業文化的基礎,有了這些,員工才知道怎麼去工作,這樣在打造企業文化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比如公司的理念是團結協作,那在設計企業文化的時候,就不要去鼓勵競爭或者個人主義,而當公司的企業文化確立了以後,在招聘的時候,就要選擇與公司契合的員工,而不能只看簡歷、能力或者工資。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4、顧客不會自動上門

儘管銷售無處不在,多數人還是低估了其重要性。技術精英習慣透明直白的方式,他們通過精通如計算機編程這樣的專業技能來增值,解決方案不是奏效就是失效,所以要評估別人的工作相對容易,表象無關緊要,而銷售則恰恰相反,他們精心設計活動來改變表象,但不修改實質內容。人們高估了科技與工程工作的難度,實在是因為這些領域的挑戰顯而易見。而銷售人員在背後要付出很多才能使銷售工作看起來容易進行。即使產品沒有差異,高超的銷售和推銷自身也可以形成壟斷,反之則不行。每個人都有產品需要銷售——不論是員工、創始人還是投資者。即使你的公司僅僅由你和電腦組成,也是如此。

很多朋友覺得,只要我的產品夠好,好到能夠改變世界,那我就不要銷售人員,客戶會爭先恐後的主動向我購買。IPhone改變了世界,可是每年還得開各種發佈會去推廣自己的產品;淘寶改變了世界,可還是得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去吸引、留住客戶與商家。其實銷售是貫穿我們整個社會的,每個人都是銷售!大學教授需要花樣百出的讓學生理解他傳授的知識;HR需要利用各種工具把自己的企業推銷給求職者;政府官員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讓民眾接受理解政策法規;技術人員需要讓新技術、新產品最大限度的讓用戶接受,方便使用。並不是只有把一樣東西賣給某個人才是銷售!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5、人類和機器

97年,IBM的深藍打敗了世界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17年,谷歌的AlphaGo打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無人駕駛汽車也早已經在小範圍內試驗成功,人類在未來慢慢被機器取代的假設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相信!但是這個假設有個錯誤的前提:計算機是輔助人類的工具,而非替代物。未來幾十年,最具價值的產業還是由創業家建立,他們發展計算機是增強人類的能力,而不是淘汰人類。計算機和人類之間的區別遠大於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人類和機器所擅長的工作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人類有意識,擅長在複雜情境下制訂計劃、做出決策,但不擅長大量數據的處理。計算機則恰恰相反,擅長高效的數據處理,卻做不出人類很輕鬆就能做出的基本判斷。所以,人類與計算機的互補,才是對企業最有利的事實!

當AlphaGo打敗了柯潔的時候,大量的信息都鋪墊得好像人類的末日即將到來,機器人將取代人類並統治人類……我只想說,人類發明這些棋類活動,是為了娛樂,為了放鬆,或者為了找尋其中的“道”,勝負只是這些活動的附帶產物,為什麼奧運會不拿人去跟汽車比1000米?為什麼不拿人去跟船比游泳?我們需要承認科技的發展確實能給人類帶來一些改變,但是本來科技發展的目的不就是這樣嗎?為什麼現在又因為這些改變而惶恐不安呢?曾經我們是靠馬車、牛車代步的,車伕這個職業也隨著汽車的誕生而慢慢消失,但是這並沒有直接造成很高的失業率,而是因此提供了更多種類的職業供人們選擇,所以科技的發展,只是促進了社會分工的合理化、專業化,那些危險、需要大量體力的工作由機器人去做了,那人類的工作環境不就更加優越了嘛,以卵擊石不如以長補短,人與科技的互補才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而不是替代!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6、綠色能源與特斯拉

21世紀初,人們一致認為接下來的大事件是清潔技術。霧霾、颶風、全球變暖等災難日益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鉅額的投資進入了清潔技術行業,但這些投資註定徒勞無功,我們創造出了一個巨大的清潔技術泡沫,而非健康有益的世界。為什麼清潔技術慘遭失敗呢?就像書中前面所講的,創業之初,有很多問題是需要解決的,技術改進、人員、是否壟斷、銷售方式等,即使只解決好其中幾個問題,也能取得成功。然而,清潔技術泡沫的明顯問題在於清潔技術類初創公司創辦時沒有回答以上任何一個問題。但是在這麼多公司中,特斯拉脫穎而出了!因為特斯拉成功的解決了所有問題:特斯拉的技術很先進,甚至其他汽車公司都依賴它;特斯拉在美國政府對“綠色工作”撥款的時候,特斯拉成功貸款4.65億美元;特斯拉從掌控小的次級市場起家,進行必要研發,現在已經處於擴大市場的關鍵時期……一系列的優秀解決方案,讓特斯拉擁有了現在的成就。

特斯拉的CEO馬斯克與本書的作者彼得·蒂爾,同是“PayPal黑幫”成員,作者通過特斯拉的成功案例,再次闡述了書中前面幾章提到的初創公司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也驗證了作者理論的正確性,其實國內近些年也有很多環保型的初創公司越做越大,包括風能、太陽能、水利發電這些板塊也強勢崛起,不過現在還是國家紅利階段,如果想長期穩定發展的話,還是需要有好的銷售策略,以及能持久贏利的模式。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7、創始人的悖論

PayPal的六個創始人中有四個在高中時期造過炸彈。而且六個人都被視為怪胎,或者說是特立獨行的人,而特立獨行的人領導公司比普通的經歷領導公司更為有力,也更為危險。特立獨行的個性是驅動公司進步的引擎。對於創始人看似極端怪異的行為,要有更大的容忍度,我們需要靠非同尋常的人來領導公司,但創始人也應該注意不要沉醉於自己的聲望和他人對自己的追捧,

最後一章,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例證,從自己的“PayPal黑幫”到Lady Gaga,再到邁克爾·傑克遜,最後到比爾·蓋茨、喬布斯等人,其實就是想說明,擁有特立獨行性格的人,對公司的發展可能會有積極的影響,而且作為創始人,特立獨行的人更需要企業的配合才能發揮出個人的獨特能力與魅力,往往能對公司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從0到1(下)——改變世界的創業者

至此,《從0到1》這本書的所有章節都已經介紹完了,一共有十四章,從初創公司方向選擇到人員組建,再到銷售模式這些方面進行了具體的介紹,作者用他自身的經驗,希望給更多的創業者一些指導,或者說避免大家犯錯,雖然感覺上是一家之說,但是從很多的現實的例子中可以知道,雖然按照這樣的方式不能保證成功,但是至少能降低了失敗的風險!

現在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甚至今年9月份還下發了最新的文件,國民的創業熱情空前高漲,每個創業者都希望自己能成功,都希望能改變世界,但是創業道路何其艱難,成功只屬於少數人,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因為各種問題導致了失敗,所以,像這種具有指導意義的書籍還是能幫助大家少走很多彎路的,強烈建議大家能細細品讀,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感興趣或者對裡面的內容有自己的想法的話,歡迎關注、收藏,也期待更多的朋友能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