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理性,而不是药丸、崩溃的吓人标题

最近美股有一波小反弹,有几大利好促成了这次小行情,一个是12月份美国非农数据非常抢眼,超预期,另一个是中美元首通电话以及两国副部长级在北京会谈,贸易战可能趋缓,还有一个是美联储官员又出来放鸽子,几大利好提振市场信心,截止刀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道琼斯涨了160多点。

市场需要理性,而不是药丸、崩溃的吓人标题

与此相反的是美债收益率升了,不少媒体又开始炒作美债滞销了,有上千亿美债卖不出去了。一般来说美股和美债两者是竞争关系,简单来讲,美股跌的时候,市场资金会跑到美债避险,债值钱了,收益率就会降低。股市涨了,资金会从债市跑到股市,债变得不值钱,为了吸引资金,要提升债的收益率。所以说这次美债收益率上升是资金回流到股市。为什么说是回流到股市呢。债券价格与收益率是成反比的关系,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价格下跌,收益率上涨。去年11月开始的那波美股狂跌,有大量资金跑到债市避险。去年12月外媒就报道“美国股市暴跌引发投资者避险情绪,带动了美国公债价格飙升”“由于投资者对美国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持疑,股市下跌引发的避险情绪组长了对美国公债需求”。在中美贸易战趋缓,美联储放鸽子的大环境下,避险资金完全理由从债市回到股市抄底。

除了上述,美债滞销的直接原因还有两个,没钱买和不敢买,没钱买是主要,不敢买稍次。所谓没钱买,是指大家不是不想买而是没钱买。自从美联储持续加息,开启了从各国经济吸血的周期,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等新兴国家都被抽得头晕,其他小国本来家底就不厚,那还有闲钱买美债?再加上今年特朗普跟全球搞贸易战,制裁了一圈贸易伙伴,小伙伴们做生意赚不到钱,哪还有余钱买美债?而美国国内,大约85%是美国劳动人民的社保基金Social security和401k退休金买的债。这是老百姓的养老钱,现在特朗普限制移民,美国婴儿潮一代又进入退休,等于存入社保基金和退休金的资金增量

所谓不敢买,是指债务危机的风险在逼近,万一买到之后砸手里卖不出就赔大了。现在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眼看要达到22万亿美元了,加上各州的地方债务,每个美国家庭头上顶着80万的债务,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赤字达到1万亿美元,这些窟窿眼看就要堵不住了。

现实逻辑是大家没钱买,增量资金就不够,增量资金不够风险加大,大家就不敢买,大家不敢买就没有增量资金进来,恶性循环。

所以说,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局面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推高美元指数,从各国抽血,同时推高了国债利息,吸引外国央行和投资者购买,还把钱从股市挤进债市。那么到底什么时候美国经济药丸呢?先是股市崩盘,再是债市崩盘,接着就真玩完了……如果真到了药丸的时候,那应该是各路资本大逃亡的面子,现实是资金没有离开,而是在股债两个市场转换,估计还能撑个两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