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过事~赵恩强

初冬的关中平原,每一个疙瘩窝里都是寒气逼人。由于气候突变,村里的老人就去世的多,一时间,我这个村长也就忙的焦头烂额。在农村,村民家里有个红白喜事,能请村上干部来捧场那比来个县长都有面子,几个老前辈叮嘱我千万不能拒绝,不管熟不熟悉,关系好坏,接到邀请,一定得准时赴约,如有请求讲话,证婚,致辞等等也不要推辞。你的村民你的村,你不说两句会寒了村民的心。这两年上面管的紧,村里干部也有工资,所以就不像以往先前的村干部每逢村民家里过事不纳礼就混个油嘴。即便这样,村民能请到村上干部来坐镇也是很有面子的。

总能记得小时后,父亲坐的最大的官就是生产队的会计,姐姐写的字好,就让姐姐天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抄账本,田亩等等,赚点工分养活大家。生产队里有队长,村上有支书,主任。门房里有事总是在炕上商议好几个晚上,邀请村干部的事就落在了父亲头上。前一天傍晚,父亲总是隆重装上一包烟,去村上干部家邀请人家。回家后又像刚刚上朝归来一样神气的让母亲去通知宗族的几个管事的来。现在我也有生产队长晋升为村主任,好歹还兼职做了点生意,经济情况差强人意。即便应酬再多,也是不觉得紧张的。但凡村里过事,结婚上一百,其他村民三五十。丧葬五十,其他村民二三十。一视同仁,就是有时候比较忙,也是要托人把礼金捎回去。

说实话,在农村长大的我还是喜欢哪种氛围的,喜欢鞭炮的噼里啪啦,喜欢村子里人声鼎沸,喜欢大家都穿的很体面,更喜欢那种渗入血液的锁卡声,悠扬而荡气回肠。喜欢臊子面的香味,喜欢大家不管多远都风尘仆仆的如期归来,喜欢互相侃侃外面的所见所闻和奇闻异事。更喜欢大小伙小媳妇打情骂俏的围观情形。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在村干部一来便安静了下来,紧接着就是宗族里的长辈,管事的带着主家一一前去握手,迎接,发烟,寒暄,安排坐席,由年长的,德高望重的陪同就餐,而后就是生产队的队长,会计,有头有脸的村民挨个去敬酒,不管平时关系好坏,只要喝好就行,酒里化解一切恩怨矛盾,酒里有乾坤。他们都说我是村干部里的另类吧,不抽烟,也不发烟,不喝酒也不敬酒。不是嫌弃烟酒不好,而是村上的事,公司的事,成天在车上,怕出事。好在这两年也不强敬酒,勉强能应付。一个月两千多一点的工资刚好够人情行礼,不过这几年农村里不管红白喜事档次越来越高,村民攀比越来越严重,烟酒由刚开始的五元烟,二三十元的酒到现在一二百的酒和一二十元的烟着实给好多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我还是坚持不攀比的,量力而行。村里也出台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约束力较弱,毕竟不是别人的钱,有钱难买我愿意,村民大都是为过事憋足了劲的。随着村里的老人越来越老,老了的人越来越多,婚丧嫁娶几乎天天都是,附近的风水先生和打墓的,厨师,服务队,锁拉队都红火的不行。

下一步我觉得农村要逐步改革这些规矩。

1,所有的坟墓都深埋地下,上面植草坪,大理石台面就行。既美观又能让大家心里接受。

2,明文规定烟酒档次,菜品数量和礼金上限。

3,精简繁琐仪式,减少花钱事项,约束专业服务人员的相关收费标准。

4,完善好幸福院居家养老和分散养老机制。

以上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也可以提些建议,我悉心请教

村里过事~赵恩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