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1 ·.

陸陸續續讀了《石友》發表的陳秀將軍“百樹石譜”和許多世界朋友相關評論文章,叫我想起蘇軾的赤壁懷古中的一句:“亂石崩雲,驚濤裂岸”……等。我最喜歡的這“亂石穿空”“驚濤裂岸”的氣度和氣勢,氣度宏大,氣勢磅礴,而且比較合理,因為沒有“裂岸”的“驚濤”也就不會有“捲起千堆雪”的後果和氣勢。在這裡我不是要討論東坡先生的詞,是想說《石友》發表“百樹石譜”所引發的反映。“百樹石譜”的發表和討論,打破了石界的沉悶,激起了許多浪花。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2 ·.

這些年來,石文化活動,很是熱鬧,沸沸揚揚,頗不寂寞。但觀察石文化的發展,卻有人覺得沒有大的起色,甚至可以說是缺乏生機。展覽、評獎、獵奇,推向市場,為每一塊石頭配詩作文給予推介,也切實有了許多氣象。但叫人感到迷茫的是,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招數,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把文化再推向一個更有深度的高層次和更為廣大的空間呢?石頭的文章還有沒有更大更好的題目可作?一塊石頭,評了金獎提升了市場價值,是不是就算有了文化價值,就壽終正寢,蓋棺論定,從此安然沒事了呢?當前的石文化活動,旋來轉去,動而無進的狀態,是很叫人迷茫的。滿足於居奇,滿足於市場價值的收藏和鑑賞。無可厚非,但石文化活動,如果停留在這個層面上,不能追求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很可能使得石文化找不到真正的歸宿,丟失了靈魂。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3 ·.

“百樹石譜”的出現,對石收藏,石文化,石鑑賞界是一次撞擊。石文化,石收藏,還有這種有主題、有系列、有規模的長篇鉅著。一石激起千重浪。可以說,這是擊向石文化沉悶的石壁的一片驚濤,它打破了石文化活動的沉鬱和寂寞,引起了石界的警覺和思考。這一擊非同小可,孟慶賢等許多大家紛紛發表感慨,予以承認,支持和引申,就說明了它的存在對石文化活動的觸動是不小的,它使我們又看到了一線光明。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4 ·.

石文化本身就是一項多層面、多元化的活動,不能停在一種形式上。石文化的賞心價值,需要文化主題方面的擴展和深層次的追尋與發掘,它的輻射性,引申性,可供咀嚼的無窮回味性和對收藏者文化品位和文化觀念的認定性,都是值得重視和思考的方面。沒有深入就顯示著活動的淺薄。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5 ·.

陳將軍有“百樹”面世,又有“百人”相繼而來。我真正的欽佩他對石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追尋精神。他綠化祖國的行動沒有停止,把他的一片深情寄託在黃河石上,這是他心之所許,心之追尋。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6 ·.

蘭州石友是有追求的。是有大的創作的,黃富強先生的“航天系列”,蘇立社先生的“羅漢系列”,鄒克儉先生的“開天闢地”……等等。顯示著蘭州石友的大手筆。他們的優勢是有想法,有新的觀念,同時,他們也有客觀條件,畫面石是黃河母親最豐富的收藏,取之不盡,他們在黃河邊上,每天遊走在母親身邊,可以作種種命題的選擇。他們守著母親河是幸運的。願他們以更博大的胸懷,把石文化活動搞得更有生氣,推向廣大的空間。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