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諸葛亮這三個字我想每個人都非常的熟悉,在三國時期臥龍一直代表著最聰明的化身,我們很早就學習他的文言文比如出師表這就是他的經典之作,司馬懿有很多次都差點被伏龍殺掉但卻絕境逢生,漢丞相也使用過空城計不然早被仲達打敗了,那個時候他只剩下一小部分殘軍逃入城中,然而他真乃諸葛亮的知音也,他們兩個人的關係可以用微妙兩個字來解答,也許是敵人、也許是朋友、也許是師生,所以我們在三國演義中很難評價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網友和粉絲們都說仲達膽子像老鼠一樣,幾萬大軍壓城卻面對幾千殘兵落敗,實際上他是很聰明的如果伏龍死了那麼自己也會被殺掉,這就很好解釋了他是故意放漢丞相一馬,在最後的戰爭中諸葛亮設計把司馬懿圍困在了上方谷,在危難時刻仲達已經要自盡了卻被一場大雨救了性命,孔明也因為這個事情病入膏肓,難道真的是因為這場大雨嗎?

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他進入到山谷純是因為漢丞相實在是太聰明瞭,在這些糧草和上方谷底都被伏龍埋伏好了,在司馬懿進入上方谷之中後諸葛亮將大火引燃,上方谷的大火非常的大仲達還一直在掙扎之中,司馬大將軍看到如此情況已經得知這場戰鬥是自己的失敗,他萬萬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死在這種地方便坐在地下痛哭,孔明見到他在大火中奔跑感覺自己下一步就要逐鹿中原,只要司馬懿死掉那麼其他人根本沒有是伏龍對手,但最後的結果卻恰恰相反天上忽然下起了大雨,當時的諸葛亮非常的可憐感嘆道上方谷幾個月都不曾下雨,諸葛亮可以呼風喚雨那麼今天為何偏偏在這時候下雨?如果在當時多加一些火油和焦炭是不是就可以無視這場大雨?由於這場大雨的原因他也重新返回到大營中要知道伏龍不是不想殺掉司馬懿,上方谷的兵力有限主要是用來囤糧食魏延的士兵數量也不足以進行追擊,而且根本擋不住司馬大將軍的玩命廝殺,所以諸葛亮才會看見下雨之後長嘆無計可施。

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相關資料記載過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典故也並不都是真實存在的,其中草船借箭空城計這樣的典故在古書中並沒有記載,臥龍火燒上方谷可以算是一個例子,能否真實的實施這件事一直是大家所懷疑的,有人聲稱孔明感嘆的並不是上天助曹不助漢,感嘆之處在於自己身邊能夠所用之人不多,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使漢丞相身邊不缺兵力,假使魏延的心腹沒有調離開軍地,那麼假設諸葛亮沒有大火相助將仲達全部剿滅也會十分輕鬆,有句話寫的特別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司馬大將軍雖然最終沒有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傷害,最後漢丞相敗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身的兵力問題,因此嘆息之聲是由於諸葛亮對自身的不滿而發出,下的大雨與諸葛亮的嘆息可以說毫無聯繫。

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也都說,上方谷之戰根本就是虛擬構想出來的,對於這種小說場景是適當的虛擬化的,不可能把活人當死人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後來的一些故事情節之中,也影響了三國演義的全局,然而對於小說的創作者來說,上方谷之戰是一定不會讓司馬懿死,想讓司馬大將軍活下來,這場大雨是最適合模擬的,突出刻畫描寫了仲達的智商並沒有說臥龍,司馬大將軍在這場戰爭中可以反敗為勝也是出乎意料,大家也都認為羅貫中或許把漢丞相刻畫的太過於神話,畢竟現實就是現實蜀國還是沒有逃過魏國的魔掌,我們也無法改變,伏龍太聰明瞭可能只有上天才能封住他,他的智商是不會敗給任何人,但是上天卻可以擊敗他,憑藉孔明的文采武略,在當時是沒有天敵的。

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假設歷史能夠如果,仲達被伏龍最後燒死了,軟弱無能的阿斗沒有諸葛亮的輔佐早晚令蜀國滅亡,孔明把北伐的最終失敗歸結為這次大雨,經歷這場戰爭他也是元氣大傷,假設歷史並不是像這樣進行的,如果上方谷註定是司馬懿的葬身之地,接下來伏龍那真的是天下第一了,曹魏已經沒有任何的大將能夠抵擋他的瘋狂北伐,會不會最終蜀國將會接連戰勝魏國和吳國?事情的發展怎麼會如此簡單,這樣你就低估了曹魏的軍事能力了,畢竟魏國的軍事實力還是在那裡擺著的,作為蜀國戰略要地的荊州已經沒有在蜀國的控制之中了,軍糧的匱乏已是蜀軍面臨的最大問題,由於六次東征都是長途跋涉蜀國境內也已經是勞民傷財,對於曹魏來說國力雄厚,同樣他們也是以逸待勞,所以每次司馬大將軍都是用持久戰最終拖垮蜀國。

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如果曹魏一直堅守不出戰的話蜀國是沒有那麼辦法成功的,諸葛亮的士兵遠道而來,如果一直這麼拖會對己方不利,孔軍師日積月累重病纏身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再繼續拖下去,目前的情況來看他想要戰勝一些新將軍變得更加的困難,畢竟先帝的五虎上將基本上都亡故殆盡,關羽被呂蒙砍了頭顱,張飛也由於自己魯莽的性格被軍士所陷害,黃忠因為攻打吳國後來被亂箭射死,所以能用得上的也只有魏延而已,但魏延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在最後卻想要讓臥龍死,作為他的手下,他甚至做出了不聽從他的種種行為,與臥龍不同的是,仲達深得下屬指揮官的尊重絕對沒有人敢對他進行抱怨,阿斗在蜀國中的作用也是令人不能忽視的,劉禪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即便是在劉備臨終前,他仍然想著自己的那些蛐蛐,劉備實際上已經看透了劉禪的一舉一動,他曾經對他這樣說,阿斗很明顯不是做一國之君的料,你在必要時刻把他取代,雖然如此伏龍依舊對阿斗忠心耿耿,有漢丞相這樣的忠臣輔佐劉備也應該瞑目了。

臥龍把仲達騙到上方谷,突來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

一個山谷中,他使用計謀差點兒要了仲達的命,但是最後被仲達拖的病入膏肓,那個時候臥龍已經十分的脆弱,與魏國的鬥爭讓他耗盡了自己全部的命數,伏龍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為蜀國搏一個未來,無論如何諸葛亮也要用自己最後的力氣把司馬懿引到埋伏圈,他用軍糧作為誘餌仲達上鉤,軍糧對於任何一支古代軍隊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蜀軍的糧食運輸是非常困難的,同時魏延的謀反之心早已經被孔明看在眼裡,在死前戰勝曹魏成為他的當務之急,魏大將軍成為諸葛亮打敗曹魏之後第二個要處死的對象,諸葛亮的心中魏延這位大將是必須要處死的,即便老諸葛殺死了司馬懿最後的勝利依舊是曹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