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立冬初寒,又是季节转换之际,此时是最易生病之时。

尤其是年迈或者体弱之人,便需要格外地注意保暖防寒。否则就极易沾染风寒感冒。才刚入冬就先与冷空气打了一场败仗,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许多人开始每天以热水泡脚,为身体驱寒。

其实在古时,预防寒冬生病,除了泡脚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在《熙朝乐事》中有记载过:“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的习俗。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所谓扫疥,就是在立冬时节以香草等煎汤沐浴,以去除疥疮之症。疥,其实指的就是一种可引起皮肤瘙痒的症状。

用金银花煮汤沐浴,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去除一切风湿、恶疮。菊花则能祛风解热,去湿痹,清头目。

初冬时节,气候还没寒透,仍留有秋天的一些燥气,此时阳燥阴湿夹攻,皮肤在干燥寒冷的情况下便十分容易引起瘙痒。现在我们可用一些简单的膏药消除,在古时人们则发明了煎汤沐浴的方法解决皮肤问题。

人们收集各色香草加菊花、金银花煎汤后淋浴,借草药清凉除毒功效,来消弭湿燥所致的皮肤疾患,大有用处,所以在战国时楚地一直以来都是立冬时节的重要习俗。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香草为芳草中的一种,用衣袖在草上挥动。便会芳香袭人,可缝制成香囊佩戴。

焚烧香草可辟瘟疫、祛风瘴以及驱除房屋中的秽气;佩戴香囊则可解郁闷;熬汤沐浴可以祛风寒;搽在发间可以辟秽污;以水酒煎制涂于面部,能够祛黑斑,滋养容颜。是古人常用的药草。

兰慧一类的植物也属于香草,都是味辛之物,具发散上达之气,足以辟除秽恶,润肌肉,散滞结。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在《楚辞》中记载了许多香草如辛夷、兰惠、杜衡、揭车、薛荔、江离、胡绳、芳芷等。它们不但可缝制佩戴或煎汤沐浴,也可用以供奉神灵并熬制药膏。

香草是古人生活中极为喜爱的物品,它们可以作为香囊佩戴,也可沐浴始周身清爽干净。尤其是文人常爱托物言志,以香草自比清幽的品格。

所以屈原说:“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又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皆是一种高贵守德,不同流合污的品行。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立冬日里还有另一个习俗,也与植物有关。就是民间常说的“采桑叶”。

桑叶作为中医的常用药之一,也是在冬日最受欢迎。

中医认为桑叶性苦,甘寒,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而桑叶又以老而经霜的为最佳,取其气足力厚的特点。立冬时节已入冬,此时得秋季肃杀之气,桑叶更能泄降肝胆郁热。

《广济方》里称: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如遇闰年,则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叶煎汤洗眼,能治疗各种眼病。

在其他如《普济方》、《集简方》里也都记载有用桑叶治疗青盲眼、风眼流泪以及眼红涩痛的方法。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冬季气候干燥,眼睛也会不如其他三季湿润,所以古时人们收集桑叶泡水用来敷眼,除了治疗眼疾,也能使眼睛更加清亮湿润,消除疲劳。

不过虽然民间由此方法,但也不可自己轻易尝试。

一是古方,并不一定适应现代的环境;二是关于中草药的使用还是遵照医嘱更加科学。如实在眼睛不适,也可买些眼药水稍作缓解。

冬天,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更容易干燥,虽然寒冷,人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则极易上火,导致身体不适。

现如今我们已不需要辅助香草来煎汤沐浴了,但若要安慰过冬,也要做好自身的清洁与保暖。

立冬时节,与古人一起学会爱惜自己。

立冬习俗:煎香草,采桑叶

本文由尔雅慢生活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