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阳明先生490周年祭

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阳明先生490周年祭

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阳明先生490周年祭

导语

今天,是阳明先生490周年祭。

1529年1月9日,江西南安,一艘泊于青龙浦的舟船上,一位高贵的灵魂离开了这个人世——这位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在刚刚平定思、田之乱,勘定八寨、断藤峡匪患,取得传奇性的军事胜利之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闭目而逝。迄今,已有490周年,但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和圣贤精神,仍然透过历史的长廊,照耀进我们今天的生活。

500年前,乃至两千年前的圣贤思想,为什么仍然指引着我们生命的前程?

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阳明先生490周年祭

有一位文化人对于中华文化有如下误读:“中华文化倡导‘不能违背先王之道’,似乎先王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后人不需要进行新的思考,只需按照先王的所作所为来治理今天的事务就可以了。因此中华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现在,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严重误读?

根据“心-道-德-事”四部曲,先王的所作所为在哪个层面?在“事”的层面。因而这位学者表面上讲的是先王之道,实际上他谈的只是先王之事。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今天的我们与几千年前先王所处的时代已经迥然不同,做事的方法也必然有很大不同。后人怎能简单模仿先人的足迹?与时俱进才是进步之阶,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先王之事之上,是先王之德。更进一步,先王之德的根本是先王之道,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的格局和境界。先王之道的源泉是先王之心。先王之心、先王之道、先王之德,是穿越时空的指路明灯,需要我们世代传承和体证。

这样的先王之心、先王之道、先王之德,怎么会阻碍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一个拥有浩然正气、胸怀天下之人,怎么可能会阻碍社会发展?所谓“法先王之道”,是让我们拥有先王的心、道、德,至于具体的做事方式一定是与时俱进才对!

之所以有些人对于中华文化有这样的误解,根本原因是他自己对于中华文化没有深悟笃行,没有实修实证,没有知行合一,因而只是在文字上推敲琢磨。如此,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更是严重的误导。

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阳明先生490周年祭

九轮甲子时光,山河大地沧桑,华夏又逢盛世,我们满怀希望。在阳明先生故去的四百多年间,他的致良知学说深刻影响着国内外的仁人志士!他微笑着留给世人的最后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依然如明灯般为后人指引前进的方向。

“死而不亡者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对阳明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逐渐体证阳明先生的圣贤之心、圣贤之道、圣贤之德,以此作为人生坐标系,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企业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