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贵阳市“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12月28日,贵阳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布了中考改革系列文件,为了帮助考生、家长更好全面理解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变化,本报记者围绕改革背景、改革后考试命题等问题,采访了贵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问:基于什么考虑,贵阳市要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呢?

答:一是这次中考改革是按国家总体部署和省教育厅的具体要求开展的。贵阳和遵义是省教育厅确定的2018年全省中考改革试点城市。贵阳市的改革符合国家、省的方向和要求。

二是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坚持正确评价导向、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有效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改革就是要转变“不考不教、不考不学”和“群体性偏科”的倾向,使“学、考、招”、初高中教育有机衔接,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问:除了本次公布的三个文件,在推进此次改革进程中,市教育局是否还会出台其他政策或措施?

答:本次改革要制定“1+6”文件:“1”即是《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对全面改革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总体构架,着重对改革目标、指导思想、原则、实施时间、方法和路径以及关键环节进行规定。

“6”是指《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毕业生技能测评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市初中毕业生毕业考评实施办法》《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实施方案(试行)》6个文件。主要明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设计;体育考试的改革内容及时间安排、测试项目、测试方式;明确学生初中三年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办法;明确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素养测试方法;规定学生的毕业标准;规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程序、方式等。

其中《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试行)》2个文件已经出台,其它4个文件将在下一步出台。

问:在时间安排上,贵阳市教育局将如何推进此次中考改革?

答:2018年,全面启动改革工作,当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方案。

201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体育考试办法。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仍按现行方案执行。

2021年,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普通高中招生多元录取模式。

问:请介绍一下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特点?

答:(一)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开展改革。贵州省教育厅在2018年将贵阳市、遵义市确定为中考改革试点城市,开始实施改革试点工作。贵州省教育厅要求计分科目不低于八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贵阳市改革方案的计分科目设置与省教育厅规定一致,并按要求将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科目纳入等级考试。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式和计分上有适当变化。

1。考试方式

(1)英语听力测试改变为听说能力测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

(2)增加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现场操作测试。

(3)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明确为闭卷笔试。

(4)信息技术、音乐、美术采取计算机测试。

2。计分

总分650分调整为75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以130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70分)计入总分。调减英语分数为120分(笔试90分,听说能力30分)。

3。体育与健康现场考试方式

(1)、将“三年一考”调整为“一年一考”。

(2)、不同年级不同标准。七、八年级着重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达成度,九年级着重考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达成度。

(3)、考试组织:明确为“市级统筹安排,区县组织实施”。

(三)考试命题。

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试卷难度设置严格按照“7:2:1”比例设定,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克服应试倾向,2019年起,不再编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录取重要依据。

对学生在初中阶段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等六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将按20%权重,作为学生参加配额生校内或单元的排位依据。

(五)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逐步实现全市统筹。市教育局将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配额生分配、公民办学校网上招生录取进行全市统筹。从2021年起,在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6个区推行普通高中招生有条件统筹,最终实现普通高中招生全市统筹。

(六)配额生分配办法有所调整。

配额生分配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从2022年起,普通高中招生将调减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配额生比例。

(七)调整加分项目。

从2019年起,普通高中招生取消所有竞赛类加分和市本级确定的加分项目(具体为:市级优秀初中毕业生、国家二级运动员)。

(八)政策过渡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2019年起,不再允许考生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使用科学计算器,并在相关学科的命题中减少繁杂、机械的数据运算。2020年起,全市不再统一组织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的适应性考试。

(本报记者 陈秋莎 熊俊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