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富甲美国》:“Wal”的三观

读《富甲美国》:“Wal”的三观

《富甲美国》中有两条成长线,一条是沃尔玛超市如何从“杂货铺”发展成为连锁杂货铺,最终发展成大型连锁超市。另一条是山姆·沃尔顿如何从一个店员成长为加盟店老板,最终成长为富甲美国的企业家。

无论是沃尔玛还是沃尔顿,他们的成长过程,都可谓波澜壮阔,其曲折精彩程度,不亚于当下的网络小说。

那么,沃尔顿和沃尔玛的成长,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仅就山姆·沃尔顿在经营中的“三观”简单谈一谈我的感受。

财富观——尊重每一分钱的价值

山姆·沃尔顿和他的妻子及兄弟,不止一次提到“尊重每一分钱的价值”,无论是他们在挣钱时为降低每一分钱的成本,开车去很远的地方进货,还是成为首富后依然坚持朴素的消费方式,都反映了他们对这个观念的坚持。

这样的财富观,对他的事业起到了哪些帮助呢?

如果没有对每一分钱的节约,他或许没有积蓄和底气开始创业;如果没有为多挣一分钱而做出的努力和创新,他的店铺可能会是千万普普通通的“杂货铺”。

我们看国内的创业公司,现在很流行的是花投资人的钱做自己喜欢的事。结果呢?自律一些的,支出大手大脚,事业不死不活。不自律的,干脆用投资人的钱给自己买房买车。而创业成功的公司,则很少不是在财务上合理支配,甚至经历极度节俭的时期。

由此可见,成与败的区别,或许就在于对待每一分钱的态度上,它能够引发诸多改革和创新。

经营观——坚持折扣销售

山姆的脑回路,即便是现在,也很少有人会懂吧!比如,费尽周折以低价买来的货物,不以市场价销售多赚钱,却仅仅在进价的基础上增加30%的利润出售。

他在当时提出“折扣销售”的设想,遭到供货商的拒绝,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最终用行动一步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正确。他的做法,虽然眼前少赚了一些钱,却让他在规模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做的更大,赚的更多。

竞争观——如何面对比自己还“狠”的对手

吉布森是一个让山姆都感到头疼的连锁百货店,他感到头疼的原因是这个店的商品卖的更便宜。这就像,一个穿上了鞋的人,遇到了像曾经的自己那样光脚的竞争对手,怎么应对?

企业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曾经的沃尔玛遇到过,现在的企业依然会遇到。只是,如果这样的竞争,是建立在产品品质相同基础上的,是好事。

沃尔顿和沃尔玛的“三观”,无论是尊重每一分钱的的财富观,坚持低价销售的经营观,还是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比价格的竞争观,并不仅仅是沃尔玛的,它们反映的是零售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客观存在。

山姆用这些成就了沃尔玛,今天的企业家只要坚持这样的做法,即便不能达到那样高的成就,依然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所谓“三观正”,古今中外,并无太大区别。

2018年09月14日

于酣客公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