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全文)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全文)

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019年1月10日在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劉 永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2018年檢察工作回顧

2018年,區檢察院在區委和上級檢察機關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區政府、政協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新時代檢察工作總要求,緊緊圍繞區委“1136”工作規劃和“決勝貧困、同步小康”的奮鬥目標,狠抓執法辦案,狠抓訴訟監督,狠抓改革創新,狠抓隊伍建設,各項檢察工作隨著新時代、新要求在與時俱進中實現了轉型發展。

一、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政治責任,著力推進平安七星關建設

堅持把維護社會安全和公共安全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社會治安熱點難點問題履職盡責,依法懲治各類刑事犯罪,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積極開展政法專項工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刑事犯罪。針對當前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整治槍支爆炸物品違法犯罪,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活動,明確打擊重點,依法快捕快訴。共受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逮捕案件1025件1445人,批准逮捕661件904人,不批准逮捕353件523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822件1197人,起訴594件830人,不起訴154件196人。一是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批准逮捕10件63人,起訴5件35人。二是嚴厲打擊危害電信網絡安全犯罪,批准逮捕5件8人,起訴4件6人。三是嚴厲打擊涉槍支爆炸物品犯罪,批准逮捕4件4人,起訴6件8人。四是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批准逮捕7件7人,起訴14件17人。五是集中辦理全市邪教案件,切實做到統一證據標準,統一執法要求,受理3件7人,起訴3件4人。

積極開展公訴裁量權工作,切實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按照省檢察院《關於正確依法開展偵監公訴司法裁量工作的指導意見》,在辦案過程中最大限度化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努力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和案結事了人和。一是對於犯罪情節輕微,具有自首、坦白情節,且符合法定從寬處理條件的案件,依法決定不起訴152件194人,佔不起訴案件數的98.7%。二是引導犯罪嫌疑人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並取得諒解,從而促進雙方矛盾化解,因犯罪情節輕微、雙方達成刑事和解的不起訴案件138件170人,佔不起訴案件數的89.61%。

積極開展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工作,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為盡力挽救失足青少年迴歸社會,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嚴把批捕、起訴關,對於犯罪情節輕微又有監護條件的涉罪未成年人,堅持少捕、慎捕;對犯罪情節輕微又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和解,並依法從寬處理。全年共受理涉及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216件290人,其中犯罪嫌疑人為未成年人的116件160人,作出不批准逮捕44件51人;受理涉及未成年人審查起訴案件187件266 人,其中犯罪嫌疑人為未成年人的98件145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30人,附條件不起訴4人。作不起訴處理的未成年人均沒有再犯罪的情況發生,其中1名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還考入了大學。同時,通過司法救助渠道,解決未成年被害人的生活困難,撫慰其精神創傷,共救助12人,發放救助資金10.6萬元。

積極開展社會治安防控治理,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一是開展以案釋法,選擇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陳某某不履行監護職責遺棄案在其居住地鄉鎮開庭,通過指控犯罪開展法庭教育,對旁聽群眾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全年通過以案釋法使受教育群眾達近萬人。二是通過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檢察長接待來訪群眾、律師參與接待等方式釋法說理,引導群眾合理表達訴求,對屬於檢察機關管轄的,依法導入法律程序,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79件,檢察長接待32件。三是配合團區委對大學生志願者進行培訓,宣傳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二、以法律監督為重點,深入推進法治畢節創建

堅持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主題,聚焦主責主業,緊盯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突出問題,全面強化法律監督職能。

切實履行職務犯罪訴訟監督。監察體制改革以來,依照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能職責,成立職務犯罪檢察辦案團隊,專職辦理區監察委調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的職務犯罪案件。共受理11件11人,對監察機關採取留置措施的9件9人採取逮捕強制措施,對未被留置的2件2人決定取保候審。經審查,起訴10件10人,不起訴1件1人,人民法院已開庭審理9件9人,均作出有罪判決。創新職務犯罪出庭公訴模式,探索多媒體示證技術應用,共開展多媒體示證6件6人,增強了當庭指控犯罪的效果,促使被告人認罪服判。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堅守法律底線,對影響定罪量刑的案件事實和證據問題,及時向監察機關提出補充調查意見,確保所辦理的案件訴得出判得下,經得住歷史和法律的檢驗。

切實履行刑事檢察監督。堅持罪刑法定和全面客觀收集證據,健全冤錯案件防範、糾錯機制,確保監督實效。一是加強對偵查活動的監督,監督偵查機關立案26人,批准逮捕10人,起訴9人,已作出有罪判決8人;監督撤案5人,偵查機關已全部撤銷案件;糾正漏捕61人、追訴漏犯74人、追訴漏罪25起;受理偵查機關偵查活動中的違法案件26件,監督糾正15件。二是強化審判監督工作,對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輕畸重的案件,依法提出(提請)抗訴7件26人,全部獲得市檢察院支持和中級法院採納。

切實履行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穩步推進公益訴訟工作。是按照“有訴必理、有錯必糾”的原則,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得到救濟,共辦理執行監督案件12件,辦理民事申訴案件3件。二是開展鄉鎮垃圾處理監督工作,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針對發現的問題發出檢察建議3件,監督有關鄉鎮清理違規傾倒的生活垃圾9000餘噸,使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及時得到恢復。三是穩步推進公益訴訟,立案審查訴前程序案件97件,提起公益訴訟1件,法院已作出判決,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四是積極開展違法佔用農用地專項清理工作,“督促畢節市金海湖新區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案”入選貴州省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切實履行刑罰執行檢察監督。以開展“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檢察監督”等專項監督活動為抓手,切實履行檢察監督職能。一是切實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153件153人,對沒有羈押必要性的82件82人提出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77件得到辦案部門採納,採納率為93.9%。二是積極開展社區矯正檢察工作,對假釋、緩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被監管人員的監管工作進行監督,與社區矯正對象進行重點談話46人次,向司法行政部門發出糾正意見書3份,均得到採納。三是辦理監管違法違規案件12件,向七星關區看守所發出糾正意見書12份。四是對被執行強制醫療的12名對象進行巡迴檢察共計48人次。五是辦理又犯罪案件2件2人,已審查終結。

三、以深化檢察改革為動力,促進檢察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緊緊圍繞建設公正高效檢察工作機制,在改革中推動各項檢察工作提質增效、齊頭並進。

圍繞檢察工作轉型升級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檢察機關重建四十週年來從未有過的大變革,反貪、反瀆、預防三個部門轉隸後,給檢察干警思想上、情感上帶來很大沖擊。為此,黨組站在“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高度,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緊緊抓住“謀發展”這個切入點,把憲法、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實,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使法律監督在更高水平和層次上發展。

圍繞人員分類管理進一步壓實司法責任。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加強法官檢察官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的意見》和上級檢察機關的要求,入額檢察官必須到一線辦案,並建立入額領導幹部辦案機制。2018年,24名員額檢察官全部到一線辦案,共辦理各類案件2673件,平均辦案111件。其中,入額的5名院領導共辦理案件260件,平均辦案52件,佔員額檢察官辦案總數的9.73%。

圍繞提高案件質量進一步強化案件管理。嚴格落實“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規定,除根據《檢察委員會議事規則》必須由檢察委員會研究決定的案件外,其餘案件均由承辦檢察官自行決定。通過案件流程監控、法律文書公開和案件質量評查倒逼辦案質量。2018年,共評查各類案件554件,佔辦案總數的20.73%。今年5月,接受省委政法委執法質量檢查65件,其中62件被評為優秀案件,佔評查數的95.39%。

圍繞管理高效進一步加強智慧檢務建設。按照“智慧、融合、創新”的總體思路,運用現代科技助推檢察辦案提質增效。一是投資170餘萬元建設檢察委員會研究案件系統、大數據展示平臺,進一步提升檢察辦案的科技含量。二是投資180餘萬元建設智能樓宇系統,通過面部識別、掌紋識別和身份證識別,確保辦案安全和機關安全。三是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解決司法辦案中遇到的技術性證據審查問題,共完成技術性證據審查案件111件。

四、以專項工作為抓手,努力為七星關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法治產品

堅持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檢察工作的重大政治責任,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以開展專項工作為抓手履職盡責,進一步增強服務大局的針對性、實效性。

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是加強對非法集資、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犯罪的打擊力度,共審查逮捕4件8人,審查起訴3件4人。二是聚焦黑惡勢力犯罪新動向、新形態,加強與公安、法院的協調配合,積極開展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快捕快訴,批准逮捕10件63人,起訴5件35人,法院已全部作出有罪判決。三是積極開展法治宣傳5次,通過新媒體平臺推送消息20餘條。

注重企業法治需求,集中開展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企業健康發展法治環境專項工作。一是積極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紮實推進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專項工作。共辦理企業或企業家涉嫌犯罪的案件60件109人,對社會危險性小、沒有羈押必要性的36件56人依法作出不批捕逮捕決定;辦理侵害企業或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刑事案件113件190人,批准逮捕83件115人。二是對侵害企業或企業家合法權益的11件11人進行立案監督,偵查機關均已立案。通過辦案,有力地打擊了危害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類違法行為,依法保護了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和正常的經營活動,增強了企業家信心和財富安全感。三是與有關部門建立長效機制24個,組織開展“兩長”座談會、新型檢律關係座談會和“進園區、進商會、進企業”活動,回訪涉案企業102家,開展送法進企業20餘次,為1000餘名企業職工進行法制宣傳。四是深入企業瞭解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檢察產品”,提供法律意見16條,提供法律諮詢服務40餘次,撰寫專題調研報告6篇,反映的部分問題已引起黨委政府、人大領導的關注與重視。專項工作唱響了重商愛商護商的“好聲音”,被《檢察日報》《法制生活報》等中央、省級媒體宣傳報道13次。

注重民生民利保障,助力脫貧攻堅。一是心繫“三農”,依法嚴厲打擊危害農村穩定、破壞農業生產和侵害農民利益的犯罪,批捕258件441人,起訴233件403人。二是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安排,抽調幹警參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做到“真蹲實駐”,確保“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協調解決貧困戶發展中的問題30餘件,幫助安排9人就業。三是開展“4321”結對幫扶,組織幹警自發捐款,慰問海子街鎮小箐溝村、安山村兩個聯繫點的33戶貧困戶,併為聯繫點的村委會購置辦公桌、電腦等設施,提升村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注重綠色發展,築牢生態保護防線。紮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為建設“綠色七星關”、“美麗七星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2018年以來,共批准逮捕涉及生態環境領域犯罪案件7件7人,起訴14件17人;向偵查機關發出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16件,監督偵查機關立案13件;向行政機關發出督促履職檢察建議36份,有關部門已全部採納;積極開展補植復綠工作,提出生態修復檢察建議63件,督促有關單位和個人恢復林地360.83畝,補植樹木共46315株。

五、以打造過硬檢察隊伍為目標,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治檢

堅持打鐵還需自身硬,緊緊圍繞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過硬檢察隊伍,持之以恆抓教育、抓管理、抓監督,全力夯實檢察工作發展根基。

堅持政治立檢。牢牢把握檢察機關的政治屬性,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確保檢察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真正把初心融入黨員幹部血脈,知行合一踐行“四個意識”。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意識形態管理和約束機制,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組織中心組學習12次,檢委會學習5次,全院幹警集中學習6次。

堅持素能強檢。以全面提高檢察隊伍政治素能和業務素能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政治素能和業務素能建設。分批組織員額制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到國家檢察官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貴州分院、畢節市委黨校等院校開展素能培訓,全年共培訓29期43人次。以崗位練兵為抓手,以提高寫作能力、文書製作水平、“大數據”與檢察工作的融合為載體,組織檢察官和檢察輔助人員集中培訓,由資深檢察官和相關人員結合工作實踐和案例,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全年共培訓人員60餘人次,取得了較好的理論和實踐效果。

堅持紀律管檢。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鍥而不捨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加強紀律建設,以優良的作風和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管檢治檢。構建約談常態化機制,將主體責任層層傳遞、層層分解、層層壓實,力求約談提醒防病於未發,治病於初萌,充分發揮約談的勸誡、警示、教育作用,共開展談心談話176次,對違反工作紀律和會議紀律的8名同志進行約談,做到小錯提醒,動輒則咎,切實增強檢察人員的紀律意識。

堅持文化育檢。突出檢察文化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升檢察隊伍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組織全院幹警參觀苟壩、雞鳴三省紅色教育基地,引導幹警樹立優良的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風尚,做勇於擔當的時代楷模;參觀市檢察院、市委黨校警示教育基地各1次、參觀紀委監委組織的警示教育展1次。七星關區檢察院在獲得全省檢察機關“4+1”工程建設示範院的基礎上,又被評為“全省檢察文化建設示範院”。

各位代表,過去的2018年,檢察工作處於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等全方位、深層次變革的歷史節點,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對檢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檢察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為此,我們聚焦主業,自我加壓,精耕細作,大力推行法律監督力量“專業化”、監督手段“綜合化”、監督事項“案件化”,總體工作位居全市檢察機關前列,被省檢察院評為全省“檢察文化建設示範院”。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區委和上級檢察機關的領導,離不開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和區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各位代表委員的關心關愛、建言獻策,為我們推進各項工作提供了強大動力。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檢察院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法律監督供給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問題和差距。一是服務大局、精準服務的思路還不夠開闊,方法、措施還不夠多,實踐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二是司法體制改革配套措施還未完全落實到位,以改革促發展的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三是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還不夠高,辦理新型案件的能力不足。四是沒有完全做到辦案與監督的深度融合,執法理念尚需進一步轉變和提高。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決不辜負代表委員和人民群眾對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的殷切期望。

2019年檢察工作思路

2019年,是七星關區決戰“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將檢察機關職能職責進行調整後的第一年,轉型時期的檢察工作能否在新徵程有新作為,透過挑戰抓住機遇,立足辦案謀求發展,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更好更實的“法治產品”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為指導,貫徹中央政法委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大檢察官研討班及全省檢察工作座談會精神,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檢察工作是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又是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我們必須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檢察機關是政治機關又是司法機關的基本屬性,自覺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確保檢察工作砥礪奮進。把檢察工作主動融入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來謀劃和推進,進一步增強服務大局的時代性和實效性。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加強與代表委員的走訪聯絡,認真採納代表委員意見,順應時代要求推進檢察工作有新發展和新作為。

二是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準確把握國際格局深刻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自覺把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一以貫之;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批捕起訴環節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抓好,嚴格依法、實事求是辦好每一件案件;準確把握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條件和證據標準,切實貫徹寬嚴相濟政策,當寬則寬,當嚴則嚴,在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寬緩處理輕微刑事犯罪,最大限度化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認真落實“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寬緩處理未成年人犯罪,通過辦好個案加強法制宣傳,力爭取得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是堅持以執法辦案為中心,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最高檢張軍檢察長指出:“抓檢察事業、謀檢察工作,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執法辦案上來”。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聚焦主責主業,把精力放在執法辦案上,放在如何提高案件質量上,努力把每一件案件辦成鐵案;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對訴訟活動中的違法情形要敢於監督、善於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充分履行“檢察官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的職責,切實加強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通過辦理檢察建議、公益訴訟案件促進依法行政;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認真梳理民事行政申訴,通過提出再審檢察建議、督促履職、抗訴等法律監督手段,糾正司法不公案件;依法加強對刑罰執行的監督,切實做好羈押必要性審查和社區矯正監督工作,做到監督有方法、有手段、出效果。

四是把政治過硬和本領高強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堅持政治培訓和業務培訓相結合,既提高政治水平,又提高業務素質,推動履職能力邁向新臺階。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鑄就幹警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尊崇黨章作為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潛心學習、深入研討、提升理念、增長本領;始終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懲自身司法腐敗,在對檢察官放權的同時,健全同步管理和監督機制,做到放權不放任、有權不任性,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真正使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各位代表!我們將正確面對社會主要矛盾和國家治理格局的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檢察工作放在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供更多更好的檢察智慧、檢察力量、檢察產品。

名 詞 解 釋

“兩長”座談會:指檢察長與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召開共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座談會。

多媒體示證:是指利用PPT、視頻、音頻等非書面平臺進行舉證,將圖、文、聲、像等證據材料有機結合,在庭審中利用電腦、投影儀等媒體進行展示,提升公訴案件出庭示證效果。

公訴裁量權:公訴裁量權作為自由裁量權的一種,是自由裁量權在刑事追訴領域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指刑事追訴機關根據法律的規定,在審查相關案件證據的基礎上,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且具備法定起訴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公訴進行斟酌、選擇進而作出處理的決定。

公益訴訟: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指當檢察機關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法院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訴訟活動。行政公益訴訟指檢察機關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要求法院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訴訟活動。

智慧檢務:是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通過智能輔助辦案系統、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便民智慧服務平臺等技術運用,提高辦公辦案質量和效率的技術手段。

補植復綠:指犯罪嫌疑人或違法行為人因非法佔用林地、盜伐、濫伐等破壞林業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被司法機關或行政部門判決或處罰在原址或異地補種樹木,恢復受損生態的執法活動。

刑事和解: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

員額制檢察官:是指人民檢察院在政法編制內根據辦案數量、轄區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按一定比例確定的檢察官。檢察官員額一旦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改變,沒有缺額就不能遞補。

羈押必要性審查:指人民檢察院對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羈押必要性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建議辦案機關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

非法證據排除:指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得在刑事審判中被採納的規則。

案件流程監控:

指對人民檢察院正在受理或者辦理的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和相關司法解釋、規範性文件等,對辦理程序是否合法、規範、及時完備,進行實時、動態的監督、提示、防控。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