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換帥”,陳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長

就在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昨天首次在日本公開展出時,昨天,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此事發給澎湃新聞的回應中已不見之前常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代理院長李靜慧表示,任何院藏文物外出展覽符合程序且經過審核”。據臺灣地區媒體報道,2019年1月13日,陳其南已正式卸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距其上任院長短短180天,陳其南也被稱為史上任期最短的院長。

立場偏綠的陳其南上任伊始就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願景喊出“臺北故宮臺灣化”的口號,引發巨大爭議。其在任期間,臺北故宮博物院更是頻繁處於風口浪尖。

台北故宫“换帅”,陈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长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上任伊始提出“臺北故宮臺灣化”

陳其南是2018年7月16日從其學生林正儀手裡接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職務,一上任就爭議不斷。據當時臺灣地區媒體“東森新聞雲”、《中國時報》報道,臺北故宮新任院長陳其南16日上任,對臺北故宮未來願景喊出“臺北故宮臺灣化”的口號。陳其南說,臺北故宮一直不被認為是“臺灣的故宮”,而是“北京的故宮”,原因是故宮的內在連結不在臺灣,因此臺北故宮不管怎麼經營,都會成為北京故宮的“飛地”。他宣稱讓故宮“土著化”、“臺灣化”,內在連結回到臺灣就是他想要做的重要任務。

台北故宫“换帅”,陈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长

陳其南(中)卸任後由李靜慧(左)代理院長,黃永泰(右)1月16日退休

陳其南提出,他希望將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定位成“東亞中心”,未來不排除發展成為擁有多棟主題館的博物館群。他說,“我們可以臺灣為中心,蓋具有歷史文化脈絡的主題館,像是琉球館、西班牙館、代表葡萄牙人的澳門館、日本館等,這樣的傳承和早年臺灣歷史很有連結。”。其言論公開後立即在臺灣輿論引起波瀾,政界人士也對其說法進行解讀。例如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直言當局說穿了就是要“去中國化”。陳其南的言論也遭到臺灣主流媒體和學界、政界人士的強烈質疑與批評。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道,陳其南曾公然揚言,“即使我主張‘臺獨’,我都對中華文物非常尊崇。”在其上任伊始曾被問及否願意和北京故宮合作?陳其南迴應稱,要主動提案合作對他來說當然“沒問題”, “只怕對方不滿我的政治態度”。

陳其南有“臺灣社造之父”之稱,曾經擔任臺灣地區文化部門前身“文建會”副主委、臺灣地區領導人顧問、臺灣地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臺行政部門政務委員以及“文建會”主委,後返回臺北藝術大學擔任傳統藝術研究所教授、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

據悉,陳其南去職後由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靜慧先行代理院長職務,院長懸缺繼續找人。此外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黃永泰也將於今天(1月16日)退休,這也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少有的高層真空狀態。

在任期間,“臺北故宮”頻繁處於風口浪尖

陳其南擔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不滿半年,是史上任期最短的院長,然其任期內,臺北故宮博物院頻繁處於風口浪尖。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18年11月中旬,有消息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計劃將每年吸引四五百萬觀光客的北院2020年起將閉館3年進行整修,展品改到250公里外的嘉義南院展出。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證實正評估這樣的必要性,“基本上是朝這個方向”,但計劃還沒落實到細節。

台北故宫“换帅”,陈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长

臺北故宮博物院嘉義南院

台北故宫“换帅”,陈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长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到南院車程3小時

陳其南進一步解釋稱,“南院、北院都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不管是整修3年、5年,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來說,都沒有閉館的問題,只是把展館變更,把A館移到B館逐步展出。”消息一出,引發巨大的反對聲浪。此舉被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批評為,口口聲聲“去中國化”的民進黨,一到選舉仍想利用來自大陸的“國寶”救選舉。之後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對外回應稱: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陳其南迴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此後,該事件不了了之。

台北故宫“换帅”,陈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长

東京國立博物館顏真卿展海報

台北故宫“换帅”,陈其南成任期最短院长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顏真卿大展開幕式現場

在其卸任前夕,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顏真卿《祭侄文稿》將借展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消息引發民眾熱議。事實上,此事本質上被文博界人士視為正常的院際交流,也並非陳其南任期敲定的展覽事項(臺北故宮博物院回應稱“這是在三年前(原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時期就談定的交流展”,但遭馮明珠否認稱,經她查實,《祭侄文稿》外借東京博物館是陳其南的前任院長林正儀在2018年5月敲定的。),然而引起熱議的背後,對島內民眾而言也逃不開近年來民進黨圍繞臺北故宮、國寶文物展開的種種“去中國化”舉措所引發的連鎖反應,而對大陸民眾而言,則有臺北故宮可以借展日本卻無法到大陸等原因。

據悉,上博、北京故宮、浙博等的國寶級文物已多次到臺北展出,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卻從未來過中國大陸。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關人員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強調,由於這需出具司法免扣押條款才可借出,所以仍存在著很多困難。此外,臺北還提出過展覽時的館方名稱問題,不過一些文博界資深人士表示,其實此前海峽兩岸故宮90年代曾合作出版過書籍,其實可以借鑑當時的方法,對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到大陸展出,可以也應該採取更務實的態度,“這本質上真是政治話題,但文博界有識之士一直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力量,以此次上海博物館董其昌大展而言,雖然臺北故宮的董其昌書畫未能來滬展出,而不少臺北授權的董其昌書畫高仿品已與上博真跡在松江展示,而即將舉行的董其昌國際研討會,也有多位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研究員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