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再降41.7%?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持續下降但仍未達標

1月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8年全國空氣質量榜單,北京和天津分別以PM2.5年均濃度51μg/m³、52μg/m³的成績告別空氣質量最差的20個城市名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0.5%,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0μg/m³,同比下降11.8%。

還得再降41.7%?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持續下降但仍未達標

藍天下的北京

過去的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在“藍天保衛戰”不可謂是豐收的一年,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成果剛公佈,卻立馬遭遇新一輪的汙染天氣。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各省級環境監測部門聯合會商結果,1月10-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南部和汾渭平原將出現一次區域性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個別城市將達到嚴重汙染級別,影響範圍包括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大部、山東西部,以及汾渭平原城市。

還得再降41.7%?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持續下降但仍未達標

霧霾前後的天安門城樓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PM2.5濃度都已經降到60μg/m³了,為什麼我們還會遭遇重汙染天氣?事實上,就數據而言,我們要擺脫汙染天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根據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表1環境空氣汙染物基本項目濃度限值的要求,PM2.5濃度限值分為一級和二級,其中,一級濃度限值年平均濃度為15μg/m³,24小時平均值為35μg/m³;二級濃度限值年平均濃度為35μg/m³,24小時平均值為75μg/m³。

按照這個標準,我們要達到二級標準,PM2.5的年平均濃度還得下降41.7%,若要達到一級標準,PM2.5的年平均濃度還得下降75.0%。

還得再降41.7%?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持續下降但仍未達標

重汙染天氣下的奧體中心

如此看來,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進步,但是藍天保衛戰是一場持久的戰役,若要取勝,我們還需努力!

科普一下:

(一)什麼是PM2.5?

PM2.5又稱細顆粒物、細粒、細顆粒,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

(二)PM2.5有什麼危害

根據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報告指認大氣汙染對人類致癌,顆粒的長期暴露可引發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報告認為,空氣中PM2.5的濃度安全限值應該是低於10μg/m³,否則會帶來死亡風險的上升,其中,濃度每增加10μg/m³,總死亡風險上升4%,心肺疾病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6%,肺癌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8%。另外,PM2.5極易吸附多環芳烴等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將使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機率明顯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