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與伯希和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溼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


吳哥窟與伯希和

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它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築,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


吳哥窟與伯希和

1431年暹羅攻破吳哥,王朝被迫遷都金邊,吳哥窟也就被廢棄了,逐漸為世人所遺忘。


吳哥窟與伯希和

保羅·伯希和 Paul Pelliot

吳哥窟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不得不說是伯希和的功勞。1819年法國人J.P.A.雷慕沙發現了一本元朝人周達觀寫的書《真臘風土記》(柬埔寨古稱真臘),並翻譯成法文。

吳哥窟與伯希和

《真臘風土記》


吳哥窟與伯希和

元代地理學家周達觀


周達觀是元代的地理學家,與1295年隨元朝使團訪問了柬埔寨,歷時三年根據所見所聞撰成《真臘風土記》一卷,記錄了當地的風物民情,是關於古代柬埔寨的珍貴的唯一的文獻資料。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被《永樂大典》收錄其中,但是之後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由於伯希和是漢學家和東方學家,他看到了雷慕沙的譯本認為不夠專業,於是自己又翻譯了一個法文版本。由於伯希和的介紹,西方世界對古柬埔寨和吳哥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掀起了對柬埔寨的殖民熱潮。

吳哥窟和敦煌的命運有些相似,早期都是高度發達的文化藝術中心,但都逐漸衰落。重新發現他們的都不是伯希和,然而伯希和以其深厚的東方學和漢學功底,真正發現了吳哥窟和敦煌的文化價值,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得吳哥窟和敦煌重新煥發生機。“沒有他,漢學將像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這一評語也許並不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