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最高准则之一 “动力的自然性”(上)

—— 兼论朋友说的素质与知识的关系

自少及长,受教于明家凡几。而跋涉千辛,建立学说,其体会尤深。90年写下《论三大教育》,至今快20年了。所见国家教育还没有进入一个科学规范的轨道,而今天的创新教育的提倡,至少证明我18年前所见的正确——因为,三大教育的最后一种就是这个创新教育。(这篇论文,是曾经寄给教育部的)。

对教育与人才的见解,在当今的中国权威中,钱学森教授所见还是深刻的——尽管,在89年我的“生命物理学”刚出来时候寄给他,仅仅是秘书回信。但我还是公正的认为:他是今天中国最有造诣的科学思想家之一。他对“大成教育”的简单描述:哲学与科学的结合——是正确的。他这代科学家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不能完成这个具体的事情了,可是,我敬佩这位科学前辈。可惜,一直没有见到面。

人才培养的最高准则之一 “动力的自然性”(上)

我的一个朋友说素质与知识没有一定正比的关系。

这种说法是暂时的,因为,如果素质与知识的关系不科学,那结果是危机的。

高级知识分子大量的脑萎缩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出现就是这个证明。

人类对脑的使用将因为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及恼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的社会阶段而必须科学化了。

那种本能的使用大脑的日子要结束了。

就这个意义讲,素质与知识的关系值得深刻的研究、科学的使用(当然,其能力体系建构的稳定性对事件的影响也是客观的)。

我建立的“有无科学”的科学准则就是建立在科学结果对生命的是否良性影响的基础上的。

单一的因果实验科学要有其不足的了。

科学的准则在变化,这是历史,因为人类要更优良的生存。

人才培养的最高准则之一 “动力的自然性”(上)

本世纪最具意义的事件,就是脑科学的兴起。

对教育的认识,将在这个基础上发生质的变化。

对人类社会秩序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正是如此的考虑,我将人才培养的“最高准则”之一——“动力的自然性”简单在这个介绍,也是与我的朋友交流。

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