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說:“還有一口氣在,你就得結婚!”

堂姐又被介紹對象了——這次是一個來自邊陲縣城,努力在本地拼出一套房子,表示願意入贅的專科男。以堂姐的資質來說,這樣的水準能勉強打上5.5分,但終歸不是她的理想對象。

堂姐保持情緒穩定,說出疑慮:

“你們覺得,我就配得上這樣的人?”

“你不要太眼高手低,不自量力!”

“不過是面子問題,害怕外人說三道四,我重要還是面子重要?”

“你哪有面子重要?!”

堂姐目瞪口呆,氣得說不出話來,恨不得咬舌自盡。

顯然,在給孩子介紹對象這件事上,父母們不但顯得“飢不擇食”,甚至是有些“吃相難看”的。

結婚!必須得結婚!還有一口氣在就得結婚!——他們狂熱,執著,不留餘地,同時又極度的焦慮和盲從,忘記了自己“將就”結婚的生活教訓,也失去了將孩子培養成人的驕矜。

更甚於,對於父母來說你要是不結婚,他們大半輩子的努力都白費了——白生,白養,白眼狼。

簡直誅心。


父母說:“還有一口氣在,你就得結婚!”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羞恥和愧疚是最具有腐蝕性的兩種情緒,中國小孩卻被長輩用這兩種情緒牢牢控制。”

父母逼婚之肆無忌憚,以不孝的愧疚,顏面的羞恥,挾持你的人格與自尊。

無論他們將你培養得多麼學識淵博,在這件事上,“獨立的人格”似乎從來不存在,也不希望存在。

你應該是嗷嗷待哺的雛鳥,是遵從原始慾望的野獸,是“包辦婚姻”的絕對擁護者。

要投降嗎?


父母說:“還有一口氣在,你就得結婚!”


我們身處在時代的洪流裡,終究會被洪流吞噬。

但你,以及你的父母,都無法預測洪流的走向。

我的父母結婚並生下我後,從未有過兩人的單獨旅行,去年,他們終於有機會摒下我出去旅行,回來後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說很多夫妻蜜月結束下了飛機場就去辦離婚了!”

我忍不住拍桌大笑。

鄰居離婚了,結婚三年有兩個孩子,婚姻關係最後終結於雙方一齊出軌。父母惋惜之餘分析起周邊的年輕家庭,結果倖存者寥寥無幾。震驚!

結婚又離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父母說:“還有一口氣在,你就得結婚!”


確實,這並不是激進的倖存者偏差,而是洪流走向正洗刷著人們的認知。

結婚並不是簡單的將兩個人綁一塊,品味,審美,習慣,愛好,無一不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也令婚姻關係如履薄冰。

百年前人類尚處於三妻四妾的封建社會,如今卻是一夫一妻的法治社會,那麼未來呢?

有社會學家預言“人類婚姻制度終究會消亡”,因為婚姻的價值無非是撫養後代,經濟捆綁,互助養老。

而生產力的進步,正替代和改變這些價值。

“催婚”的本質,是舊的制度跟不上新的文明。

21世紀不再是物資匱乏的荒蠻世界,女人也不再是待價而沽的商品沒有男人的庇護便永遠沒有歸屬,現在你有足夠的能力經濟獨立,養活自己。

無論父母逼婚得多厲害,還是要自己衡量內心的尺度——堅持或者放棄。


父母說:“還有一口氣在,你就得結婚!”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也不要讓世界改變我們。

能打敗你所厭惡,能遠離你所想避免的,是獨立,堅定,理直氣壯。

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