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考申論素材“大結集”之二

遼寧省考申論素材“大結集”之二

上次文章給了大家朱敏才的例子,既然是公檢法的考試,那麼和法律有關的人必不可少,下面給大家一個非常棒的例子,就是被譽為當代新疆的焦裕祿——阿布列林阿布列孜。

1968年,阿布列林曾經在途徑河南時訪問蘭考焦裕祿故居。這次蘭考之行影響了他一生。工作46年來,阿布列林不管是當農民、當工人、當檢察官,不管在什麼崗位,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像一顆螺絲釘,擰到哪兒都不會鬆釦,他堅持依法公正廉潔辦案,維護民族團結,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典型事例:阿布列林審理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一起涉嫌分裂國家案。為了辦好這個案件,阿布列林不顧自己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疼痛,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翻山越嶺趕到伊吾縣查實案情,最終查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實,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12年。

“再苦再累,也要保障法律文書質量。”2010年3月,哈密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根據自治區高院的安排,承辦了一批“7·5”案件。當時,阿布列林再次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加重,正在醫院住院。考慮到審判案件的質量,中院領導希望阿布列林把好漢、維兩種文字裁判文書的質量關。阿布列林不顧病痛,提前出院,接受任務,認真把關。

在檢察院和法院工作的30多年裡,阿布列林無論是獨立辦案,還是當領導時決定依法批捕、起訴的案件,準確率都是100%。

“欲做公僕先近人、既做公僕必做事、做好公僕當為民”,這是阿布列林時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1998年,進城務工人員張宏奎,在哈密給一個理髮店搞裝修,活幹完了,老闆卻賴賬,張宏奎無奈起訴到哈密市法院。與張宏奎素不相識的阿布列林聽聞此事,親自過問,追回了張宏奎的血汗錢。

那時候,張宏奎剛來哈密,掙錢很少,兩個孩子正在上小學,由於沒有當地戶口,每年僅借讀費就要2000元,生活十分拮据。阿布列林瞭解情況後又主動幫忙,給兩個孩子辦理了哈密市農村戶口,幫助他們家解決了節骨眼兒上的困難。一個法院院長與一個民工成了好朋友,這事兒在當地成為美談。

“發揮餘熱,再為群眾做點事”

“我要發揮餘熱,再為群眾做點事。”退休後,阿布列林沒有閒下來,而是積極投身到法制宣傳工作中。他不辭勞苦地深入社區、學校、機關和農村,向基層群眾進行宣講,並免費為他們提供法律諮詢。

應用領域:奉獻、依法治國的踐行者,鄉村的法制化建設,清廉,堅守原則,幹部作風,紮根基層。同學們,這個例子是不是很贊,大家一定記住,不論是筆試還是面試都可以用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