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聊齋》之王成——隱含一個導致中國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

品讀《聊齋》之王成——隱含一個導致中國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

《 聊齋》中的這篇故事,說的是一個名叫王成的敗家子,生性懶惰,家中一貧如洗,但他生性耿直,雖然貧窮卻不貪吝。他偶然拾到先祖的相好狐仙的一枚金釵,並毫不猶豫的交給了前來尋找的狐仙,狐仙被他拾金不昧的品德感動,決定幫助他安家致富。她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讓王成去燕都賣葛,但王成因為生性懶惰,吃不得苦,途中遇雨,耽誤了商機,只好虧本銷售。正當他想回去時,身上錢全部被盜。有人勸他讓店主負責,他卻不為所動,只怨自己運氣不好。這讓店主人十分感動,幫助他買了鵪鶉來討生活。一次在王府的鬥鶉,讓王成滿載而歸,回家以後,努力生產,家裡也慢慢富裕了。作者的本意是通過這篇故事說明“一貧徹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棄之而終憐之”的道理,勸導世人不要過於貪財吝嗇。但作者文中的一句話卻隱含著一個重大的信息。作者在故事的結尾處寫到:“王治裝歸,至家,歷述所為,出金相慶。嫗命治良田三百畝,起屋作器, 居然世家。......”正是這句話寫出了中國近代商業貿易不夠發達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傳統都是重農輕商,所謂”士、農、工、商“,商人是排在最末的。在中國的封建史上,商人最好過的朝代就是宋朝,正是宋王朝統治者相對比較開明的經濟政策,才成就了宋朝繁榮的經濟,這也是”四大發明“中的三個能夠誕生在宋朝的原因。反觀其他朝代,商人往往受到統治者的嚴厲打擊,尤以漢代和明代早期最為嚴重。在封建時代,對各種自然災害的防範和抵禦能力是十分脆弱的,因而能夠維繫民眾生存和國家政權穩定的糧食生產就顯得特別重要,這也是歷代統治者重視農業的重要原因。這一傳統甚至持續到西方社會發生工業革命以後並逐步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時期,而中國的封建統治者還在一味的重視農業。這種傳統也體現在國內一些官僚地主和小商人 的身上。他們有了一定的資產以後,不是利用手中的資本進一步擴大商業貿易,而是用來購買土地,成為力量更為強大的地主階層。因而中國近代的資本主義發展非常緩慢,進一步拖累了中國進入現代發達國家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