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行记 二十九

参观了贝多芬广场和教堂以后,时间还有不少,我们就顺着路往广场外走去,跨过马路不远处是一个火车站。这里的火车站停着一辆高铁和一辆普通快车。我左看看又看看,没有发现检票口和安检人员,就壮着胆子走上了站台。感情这里是没有安检。似乎只要你买了票,就可以晃着膀子大摇大摆地上车。

旅欧行记 二十九

高铁站台,旁边ice就是欧洲高铁

我想我们国家会有这样的可能吗?或许永远没有可能吧。什么是安全,怎么样才是安全的。连地铁都要严格安检算是安全吗?一定要把家里的门窗全部加装上铁栅栏,把家装修的跟监狱一样,出去所有的摄像头监控着一举一动,到哪里都要吧拎包放到X光机里照一照,才是安全?还是像德国一样,没有国界,高铁站台可以上去,遛弯散步,才是安全呢?

旅欧行记 二十九

城市轨道电车

旅欧行记 二十九

高铁车站

旅欧行记 二十九

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很漂亮

波恩停留了2个小时后,我们继续前往德国的另一个城市科隆。一提到科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科隆大教堂。没记错的话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所以一提到哥特式建筑风格,首先想到的就是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的建筑历经了600年。二战时期,不知道是共同的信仰还是人类的恻隐之心,使盟军手下留情,没有轰炸科隆大教堂。美军的轰炸机把科隆这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是科隆大教堂却巍然屹立。看来美军还是一支有文化,有信仰的文明之师啊。对于人类的文化遗产他们还是手下留情的。所以尽管德国的建筑很多都是新的,但是教堂还算是历史悠久的。

旅欧行记 二十九

旅欧行记 二十九

双子塔结构的科隆大教堂

旅欧行记 二十九

大教堂的正门

旅欧行记 二十九

大教堂大门

从波恩到科隆很近。很快大巴就停到了科隆大巴就停在科隆大教堂的旁边路上,抬头看着黑乎乎高耸入云的巍巍科隆大教堂,这个可是八百年前开始建设的教堂啊,当然最后完工也在200年前了。这个800年前开始建设的大教堂高157米,按3米一层楼计算,这个相当于50层楼的高度。而且是800年前1248年开始建设的,当然一直延续了600年的建设在200多年前1880年才完工。

旅欧行记 二十九

据说为了减轻承重用了大量的玻璃窗

旅欧行记 二十九

教堂内部空间巨大

旅欧行记 二十九

旅欧行记 二十九

用彩色玻璃来画出圣经故事

旅欧行记 二十九

教堂内部

科隆大教堂带给我两个思索:是什么精神让一个单体建筑,连续建设了600年?第二是什么样的设计,能让800年前的设计,能预计到几百年以后可以完成,并且屹立数百年让我们现在看来依然震撼心灵?

我想首先是八百年的精神传承是一致的,信仰信念是一贯的,生命有终止的时刻,可是精神是可以永远传承的。其次设计师的设计和计算是卓越的,在800年前就能精确计算出每个石块的承重,和整体结构的抗压强度。那个时候没有钢筋混凝土这种高强度的建筑手段。用什么粘接石材?用什么材料来制造门窗?如何顶住高楼的强大的风压?这些都离不开设计师的经验和计算。能在800年前就考虑到这些问题,那设计师真一定是个伟大的了不起的科学家。

我想为什么欧洲这些国家他们的发展能够持久的,那么富有建设性。虽然会因战争等因素造成一些损毁和停顿,但是总体的方向依然没有变化。古老街道依然是旧时模样和新的道路融合自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古老的教堂肃然屹立了几百年,旁边现代的建筑面貌虽新,但理念却是一脉相承,他们互相融合完美地组合成了欧洲的建筑风格。他们的发展不是破旧立新,而是一个连续的有生命的过程,是由爷爷,父亲,儿子,孙子这样一代一代的沿袭和发展而来,历史会在现代中体现,而现代是历史的传承,外延,拓展,融合结果。

从这里我们得到一种什么样的思考和启发?是啊,生命不是凭空而来的,如果否定了过去,否定了历史那么我们如何判定方向,如何迈向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