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上

旅歐行記寫了33集終於寫完了。這個行記是2年前去歐洲旅遊時候寫的後來又整理了一下。這次整理是充實了一部分的圖片,然後調整了一些內容。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上

阿姆斯特丹

寫旅歐行記的初衷是原來想做一個到國外去旅遊的紀錄片,但是,做什麼內容,怎麼做都沒有很好的想法,也沒有認可的模式。因此就拿著相機去拍了一些照片,然後做了一些簡單的筆記。回來後把照片整理了一番,然後加上自己的感悟,整成了一篇連載的遊記。

一、寫遊記的方式和不足之處

我採用是夾敘夾議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配上了圖片呈現給讀者。鑑於網絡管理的很嚴格,所以一些感悟一些話只能點到為止,無法展開深入地敘述。這是有點遺憾的點。還有遺憾的就是圖片的質量很多是非常遺憾的。因為,圖片需要跟著行文走,即圖片與文字必須相關。所以只是圖片好就用,甚至圖片好,但是與行文不相關也不能用。所以這給我了一個經驗。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上

德國特里爾

二、圖片選用的原則和對圖片的要求

這次去歐洲為了輕裝,帶了一個卡片機去了,而沒有帶更好的相機。這也是有些圖片質量存在問題。比如,在有些快速的場合,卡片機反應慢,不能恰到好處地抓拍某些內容。第二,好相機對昏暗的場合適應性強,能拍出質量更好的圖片。第三,好鏡頭變形小,而卡片機鏡頭變形大。以後出國還是需要適當地對設備有點講究。

還有一個就是去以前沒有特別好的想法,回來寫了文字也沒有及時總結。而這次重新整理和調整後,自己有了一個新的心得。也就是,如果要寫,就必須多拍,看到稍微有點稀奇的,平時不見的多拍圖片多拍細節。比如去看了那麼多的教堂,教堂的細節,拍的比較少,如果拍的多一些,那麼寫作起來會更有內容。圖片能幫助你記憶,圖片能幫助你把當時忽略的東西給幾下來,到後來你再去看的時候,你就可以及時的回憶起來,更方便文字描述。這兩年手機的進步非常大,手機拍攝更加方便,所以用手機拍攝也是一種很好的器材。

旅歐行記寫作後記 對攝影器材 圖片和寫遊記的幾點經驗上

德國美麗的鄉村

三、對攝影器材的選擇和我使用的攝影器材

旅遊的相機最好是輕便,適合的焦段在18到200之間的鏡頭。最好使用大光圈的鏡頭。太廣的鏡頭和特別長的鏡頭,使用的機會不多攜帶不方便所以不必要。不一定非全畫幅相機。旅遊圖片要求的是圖片質量,對圖片的虛化並沒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大光圈的鏡頭不是為了讓照片背景虛化,而是提高在暗部拍攝的能力,所以aps畫幅相機已經足夠。我這次帶的是佳能eosm卡片機,18-55的鏡頭,2塊電池,最大的問題電池不夠一天拍攝。所以有些場合沒有盡情拍攝,造成圖片數量不夠。後來帶過5d2相機去過北美,但是感覺5d2體積過於龐大。十分沉重攜帶不便。雖然圖片質量相對較好。揹著跋涉還是有點辛苦。出來的效果和aps相機區別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