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2018年聖誕,徐錦江或成最大贏家。

起因是有網友發現徐錦江在電影裡的鰲拜形象和聖誕老人十分相像,於是有才的沙雕網友們,做了一堆徐錦江 × 聖誕老人的表情包。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順帶創了個話題:等一個紅帽子白鬍子的老人,並且把它成功送上熱搜。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玩的這麼歡,真當徐錦江老師不上微博的嗎?

果不其然,在沙雕網友又雙叒叕,把徐錦江老師送上熱搜後,徐老師被炸出來了,隨手 cos 了一把聖誕老人,給大家送了個祝福。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徐錦江老師的第一次因為撞臉而上熱搜了,前段時間就曾因為跟《海王》男主傑森 · 莫瑪撞臉: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不僅如此,更是和漫威英雄雷神托爾相似度達到90%,雷神看了都想給他當替身。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甚至打破次元壁,連二次元領域也不能逃脫撞臉的命運。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所以這次撞臉又上了熱搜也是在意料之中,畢竟長得像徐錦江的人,拍的電影都不會太差。

這個熱搜火了,商家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於是很多商家開始推出徐錦江同款了:FaceU聖誕推出了鰲拜相機特效,B612出了鰲拜聖誕表情貼紙;甚至還有鰲拜聖誕表情包。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至於那些沒用徐錦江當營銷梗的品牌,也不代表在歲末的最後一場營銷戰中就一定輸了。它們也很有可能是早有準備,在一兩個月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放大招。

1

搖一搖免單:免費比打折更有效

因為更新上了熱搜的微信在這次的聖誕營銷中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免單。

試問,誰能抵擋得住無門檻省錢的誘惑?何況只需要在支付的時候搖一搖。

平安夜當天,微信推出了給用戶準備的聖誕“禮物”——從24號18:00到25日24:00,在使用微信支付時搖一搖,就可以擁有萬元禮包和免單機會。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一方面,幾乎沒有操作門檻的營銷活動最容易獲得消費者的心,尤其是在消費很多的聖誕節。

另一方面,微信支付的普及性也使這樣的營銷能夠覆蓋比較多的受眾和區域。微信支付的使用者包括但不僅限於營銷者最想討好的年輕人。儘管前一天還在吐槽微信的更新,但是搖起來的時候,用戶還是很激動。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相比之下,支付寶口碑裡的狂歡價活動,在聖誕節就顯得沒什麼驚喜了。

雖然支付寶想要大家“吃喝玩樂一起嗨”,但是微信更好地聚集了用戶:由於社交工具和支付綁定的優勢,它擁有更好的分享流程——付完搖,搖完發朋友圈,點贊評論一連串,完成了整個營銷的循環傳播。

2

瑞幸佔了logo的便宜:誰人不愛拍照

除了推出聖誕杯,瑞幸和天天p圖的聖誕跨界營銷很好地融合了品牌自身logo和聖誕元素,還給兩個品牌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形象認知。

瑞幸很會抓住年輕人的心。數據顯示,瑞幸咖啡用戶群體年齡構成中,24歲及以下的年輕人佔近一半,而這部分年輕人的特徵就是不僅想優惠,還想好玩。

引導用戶進入天天p圖拍照的文案很90後,第一步先告訴讀者怎麼拍照,也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和天天p圖平臺一起推出的5折咖啡券就是其一如既往的優惠活動了,更像是一個輔助了。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可鹽可甜”,瑞幸真的很懂

瑞幸和天天p圖的合作確實是一個理想的結合,圖片傳播直接為兩個品牌加深了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建設。

3

深諳朋友圈傳播規則的大招行:錦鯉永不過時?

雖然錦鯉營銷很土,但它還是有效啊。

招商這次在聖誕節推出的“雙旦福袋”活動,雖然有點缺乏創意,但的確符合最利於朋友圈傳播的規則。因為掃二維碼就可以得知參與活動的福利和規則,加上招行給出的禮品也很大方,這次活動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了一波屏。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福袋清單裡的部分禮物

福袋禮品包括:微軟Surface Pro 6、華為 P20 Pro、網紅戴森吹風機和阿瑪尼口紅等。從數碼家電到網紅化妝品,在福袋禮品的設置上,招行走的是高端網紅路線,吸引力不小。雖然有一絲老套,但卻很適合朋友圈傳播,增強活動的社交分享性。

4

段子手也參賽了,不過最後的贏家不是他們

但這些營銷活動裡,傳播最廣泛的,還是有關徐錦江的段子。

它的流行路徑正如王思聰的熱狗梗:先是段子手的創意P圖,再是本尊的參與將戲謔的狂歡推向高潮,繼而又讓更多人通過熱搜榜、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參與到傳播中。

雷神、海王、聖誕老人原來是同一人?徐錦江是不是撞臉屆的vip?


網絡上的大量相關UGC

這種”天然營銷”的背後,無關購物,也無關品牌。更多是用戶作為內容生產者和二次創作者的創造力的體現。圖、文、梗的層層再創作都來自於大眾,UGC不帶任何利益目標,卻一直能帶動最多的熱度。

如何參與到UGC的二次創作是營銷者最容易也是最難抓住的吸引點,真正讓大眾自發參與和認可,需要敏銳的嗅覺和精心的構思。

因為現在的消費者不僅僅是消費者了,他們是微博用戶、微信用戶,也是比營銷者還會玩的創意者。商家的智慧是有限的,而群眾的內容是無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