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国家使用人民币了!美元却正在慢慢被世界多国摆脱?

近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球各国加速对人民币的使用。于此同时,美元的处境却日益危险,各国不断地抛美债,囤黄金,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去美元。纵观,全球几大储备货币,如果美元倒下了,人民币或许最有希望取而代之。

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 多国加速使用人民币

迄今为止,全球大约已经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作为自己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霍颖励周二在进博会人民币助推跨境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主题论坛上宣读潘功胜的发言稿时称,经过近10年的发展,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之后要采取更多的存量改革,将政策落实到实处,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

他还称,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增长非常快,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整个跨境使用中,人民币占比已经超过31%。在上海设立总部的83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1家已经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其中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超过50%的有30多家企业,有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将与中国企业的业务往来全部改为用人民币计价交易。

在国家层面上,一些国家也越来越看好人民币。欧洲央行去年开始大举买入人民币资产;德国和法国央行在今年1月份相继增持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另外,日本投资者今年以来已买进1510亿日元(13.3亿美元)中国债券,购买规模创纪录新高。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四年前就和中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商品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从3年前的不到5%也提长到了15%。人民币在俄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去年第三季度的1%增至5%。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报告称,9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为1.89%,继续保持国内和国际支付价值第五活跃货币的位置。若扣除欧元区内的支付,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占比为1.13%,维持全球排名第八水平。过去18个月里一直稳定在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地位,未来人民币完全可能跻身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更加乐观,他认为人民币在5-8年完全有潜力成为第三大储备货币。

美元体系慢慢崩溃!人民币何以取而代之?

在人民币迅猛发展的同时,美元的处境却是越来越危险,“去美元化”成了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一个词。一些国家也正在朝这个目标前进,通过一些资产购买或出售行为来逐渐达到这个目的。

今年以来,多国央行均在不同程度的抛售美债。今年3月份,印度一共减持了144亿美元;4月份,德国减持了115亿美元;俄罗斯和土耳其也在抛售美债;中国继6月减持44亿美元后,7月抛售77亿美元,8月再度抛售52亿美元。另外,上周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央行的黄金净购买量创三年来新高,加入购金队伍的央行数目也明显增加。全球各国央行也正不断地将存放在美国金库的黄金运回国内。

不论是抛售美债,还是大量囤积黄金,其实都是为了进一步摆脱美元的枷锁。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在慢慢崩溃,所以世界各国对人民币的关注与日俱增。在全球主要的几大储备货币中,欧元由于欧盟自身的不稳定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英国脱欧给英镑前景增加了许多未知因素,日本的经济发展也不乐观,所以其央行迟迟不敢加息。相比之下,人民币的发展前景更好一些,国家也在不断推出一些利好政策,比如上周的人民币外汇期货。虽然人民币目前仍比较低调,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地不断推进,未来或将会取代美元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