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邁斯帶您瞭解接線端子常見的故障及檢測——序2

先前小編帶您瞭解過接線端子常見的故障有哪些? 下面AMASS小編繼續帶您瞭解關於接線端子的那些事!

如何檢測接線端子短路故障

導線及接線端子的故障也可能是由於線束與車身(地線)之間或在有關開關內部短路所造成的。檢查前應首先看在車身的端子固定是否牢靠,然後便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測試。

1、檢查電線通斷

首先拆下控制電腦ECU和傳感器兩側的接線端子,再測量端子相應端子間的電阻。如電阻值不大於1歐姆,則說明電線正常,則可下一步檢查。在測量導線電阻時,最好在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輕輕搖動導線以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同時注意,對大多數導線端子、萬用表表棒應從連接器的後端插入,但是對於裝有防水套的防水型接線端子表棒就不能從後端插入,因為在插入時稍不小心便會使端子變形。

2、短路的電阻值檢查

首先拆下控制電腦ECU和傳感器兩側的導線接線端子,再測量兩側連接器各端子排與車身間的電阻值。測量時,表棒一端搭鐵接車身,另一端要分別在兩側導線連接器上進行測量,如果電阻值大於1歐姆則說明該電線與車身無短路故障。

3、端子外觀及接觸壓力檢查

首先應逐一拆下各端子,檢查連接器端子上有無鏽觸和髒汙,對鏽蝕和髒汙應清理。然後檢查端子片是否鬆動或損壞,端子固定是否牢靠,在輕輕拉動時端子應無鬆動現象。反之,如果在哪一個座孔中的插頭端子拔出時比其它座孔容易,則該座孔可能在使用中會引起接觸不良的故障。

如何預防性篩選檢查

為確保接線端子的質量和可靠性,預防上述故障問題的發生,建議按照產品的技術條件,研究制定相應的篩選技術要求,開展以下有針對性的預防失效的可靠性檢查。

1、預防接觸不良

1) 導通檢測

一般接線端子生產廠家產品驗收試驗無此項目,而用戶裝機後一般均需要進行導通檢測。因此建議生產廠家對一些重點型號的產品應該增加100%的逐點導通檢測。

2) 瞬斷檢測

有些接線端子是在動態振動環境下使用的。實驗證明僅用檢驗靜態接觸電阻是否合格,並不能保證動態環境下使用接觸可靠。因為,往往接觸電阻合格的連接器在進行振動,衝擊等模擬環境試驗時仍出現瞬間斷電現象,故對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接線端子,最好能100%對其進行動態振動試驗考核其接觸可靠性。

3) 單孔分離力檢測

單孔分離力是指插合狀態的接觸件由靜止變為運動的分離力,用來表徵插針和插孔正在接觸。實驗表明:單孔分離力過小,在受振動、衝擊載荷時有可能造成信號瞬斷。用測單孔分離力的方法檢查接觸可靠性比測接觸電阻有效。檢查發現單孔分離力超差的插孔,測量接觸電阻往往仍合格。為此,生產廠除要研製開發新一代的柔性插合接觸穩定可靠的接觸件外,不應對用於重點型號採用自動插拔力試驗機多點齊測,應對成品進行100%的逐點單孔分離力檢查,防止因個別插孔鬆弛造成信號瞬斷。

2、預防絕緣不良

1) 絕緣材料檢查

原材料質量優劣對絕緣體的絕緣性能影響很大。因此對於原材料廠家的選擇格外重要,不可一味的降低成本而喪失了材料質量.應選擇信譽好的大廠材料.且對每批材料來料要仔細核對檢查批號,材質證明等重要信息.做好材料使用的追溯性資料。

2) 絕緣體絕緣電阻檢查

至2012年,有部分生產廠工藝規定裝配成成品後再檢測電性能,結果由於絕緣體本身絕緣電阻不合格,只得整批成品報廢。合理的工藝應是在絕緣體零件狀態就100%進行工藝篩選,確保電性能合格。

3、預防固定不良

1) 互換性檢查

互換性檢查是一種動態檢查。它要求同一系列相配的插頭和插座都能進行相互插配連接,從中發現是否有由於絕緣體、接觸件等零件尺寸超差,缺裝零件或裝配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無法插合、定位和鎖緊,甚至在受旋轉力的作用下造成解體。互換性檢查的另一作用是通過螺紋、卡口等插拔連接能及時發現是否有產生影響絕緣性能的金屬多餘物。故對一些重要用途的接線端子應100%進行該項目檢查,以避免出現這類重大的致命失效事故。

2) 耐力矩檢查

耐力矩檢查是一種考核接線端子結構可靠性十分有效的檢查方法。如美軍標MIL-L-39012標準規定.根據標準應該每批都抽測樣品進行耐力矩檢查,及時發現問題。

3) 壓接導線的通測

在電裝時經常發現個別芯壓接導線送不到位,或送到位後鎖不住,接觸不可靠。分析原因是個別安裝孔螺牙處有毛刺或髒汙卡死。特別是使用廠已電裝到一個插頭座的最後幾個安裝孔,發現該疵病後只得將已安裝好的其它孔壓接導線一一卸出,重新更換插頭座。此外,由於導線線徑與壓接孔徑選擇配合不當,或由於壓接工藝操作失誤,還會造成壓接端不牢的事故。為此,生產廠在成品出廠前要對交貨的插頭(座)的樣品所有安裝孔進行通測,即用裝卸工具將壓接有插針或插孔的導線摸擬送到位,檢查能否鎖住。根據產品技術條件規定,對逐根壓接導線進行拉脫力的檢查。

作為專業的低阻值連接研發廠家,艾邁斯也在不斷創新突破,希望艾邁斯的大電流連接器可以給各行業的產品帶來更加安全的產品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