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支付业务屡遭处罚 王海举报违规清算年涉70亿

该公司在针对小微商家的金融衍生品上不断发力,但也遭遇不少麻烦。此前一直看多的摩根大通已大幅下调其目标价


美团支付业务屡遭处罚 王海举报违规清算年涉70亿

对于39岁的王兴,这本该是美好的一天,至少在收盘之前如是。

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9月20日赴港上市以来交出的第二份财报,市场似乎充满了期待,更重要的,该公司在金融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无疑令投资者们有了某种底气。毕竟,美团点评迄今仍在亏损。

11月22日,美团点评(3690.HK)公布2018年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盘中大涨5.53%,且一度走高至63港元。尽管较两个月前69港元的发行价仍有差距,不过距一度创下49.45港元/股的最差表现仍然回暖了许多。

当日,美团点评宣布,其申请的“中金-美团生意贷第X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获得深交所储架发行额度50亿元,并已完成首期5亿元专项计划的设立。据悉,这项ABS的基础资产,为美团点评向合作商户发行的“生意贷”贷款债权。

互联网巨头发行ABS产品并不罕见,蚂蚁金服、京东金服此前亦都有发行ABS融资。然而与其他几家超级企业发行ABS产品主要针对个人消费金融产品不同,美团点评此次发行针对的是小微商家。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

首单生活服务电商平台资产证券化产品。

事实上,对于美团点评与小微商户之间的金融衍生业务,市场有理由表达乐观。据美团点评招股书公布的数据,该公司目前拥有3亿用户、440万活跃商家以及超过4千亿元的年交易额。基于外卖及餐饮到店业务的高频交易性,以及商户的高消费能力,美团点评的金融业务被外界认为“颇具潜力”。

美团支付业务屡遭处罚 王海举报违规清算年涉70亿

支付业务屡遭处罚

人人都爱金融业务,王兴也难例外。不过,基于监管层近年来对民营资本过度金融化的警惕,美团点评只得低调行事,甚至在此前赴港上市的招股书中也对此未有更多提及。

据了解,2016及2018年,美团点评已通过收购方式先后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小贷牌照以及银行牌照。

2016年9月,该公司以共计13.5亿元的代价完成收购钱袋宝,其中4亿元为现金支付,另有5.9亿元为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对于此次支付牌照的布局,美团点评背上了7.53亿元商誉。

斥巨资获取的支付牌照究竟价值几何?据美团点评招股书透露,这张支付牌照的价值正在贬值——短短两年间由3.79亿元减少至3.45亿元。

另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市场上的存量支付牌照为218张,较为充裕。《投资时报》记者同时注意到,不少布局金融业务的大型企业获取支付牌照的代价要远低于美团点评。

比如在2013年,海尔创投以1.46亿元获得了互联网支付牌照;而国美金融通过收购拿下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手中支付牌照的代价为7.2亿元;至于小米集团(1810.HK)为获得捷付睿通手中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三合一的牌照,共支付总计6亿元。

2016年初,美团点评曾因尚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却违规从事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被央行约谈,进而叫停了美团支付。此后,虽然通过收购钱袋宝获取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但美团点评还是屡屡遭受相关监管部门处罚。

2016年末、2017年4月以及2018年6月,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美团点评分别收到相关部门三次罚单,分别罚款12万元、5万元以及一次警告。

或许,对于所有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巨头来说,遭遇罚款都是必须支出的“试错成本”,当然市场分析人士也表达过另外一种观点:“所有的偷步行为,主事者均心中有数,只是相对于时间成本和跑马圈地获得的巨额收益,五六位数的罚单实在划算”。

当然,终归有人看不过去,比如以打假著称的王海。11月20日,其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实名举报,称美团点评虽已拥有支付牌照,但并未利用其合规开展业务,反而利用关联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代收客户备付金业务,由此挪用吃利差的资金高达70亿元。

实际上,王海的计算方式很简单:美团点评2017年交易额为3600亿元,日均交易额约10亿元,即便7天账期,至少70亿元。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中,王措辞词严厉:央行规定形同虚设,屡禁不止。在他看来,美团点评上述行为属于“非法经营二次清算”。

《投资时报》记者查阅美团点评招股书了解到,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并未持有与金融业务相关的许可证。

手握支付许可证为何还屡遭监管处罚?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美团点评金融布局可能并未如外界猜测的那样完善。而若美团点评真如王海投诉的那样,且最终遭致监管层更严厉的处置,那么外界原先推测该公司2019年实现盈利的时间表,可能还要后推。

美团支付业务屡遭处罚 王海举报违规清算年涉70亿

外卖交易增速放缓

金融业务属于加分项,主营业务表现才是投资者当前最关切的重点。

11月22日收盘后,美团点评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7.2%达到191亿元,平台交易额达到1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0%;整体变现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8个百分点,达到13.1%。作为主打的餐饮业务的毛利率则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至16.6%,几乎翻了一倍。

很漂亮?且慢高兴!市场注意到,期内美团点评的营销及销售开支劲升了42.5%,即由上年同期的32亿元变成46亿元。这很可能是拜其最大竞争对手阿里旗下饿了么营销绞杀战所赐。

最糟糕的是成长速度出现了麻烦——对于新兴经济企业,投资者可以容忍一时的亏损,但绝不允许“降速”,后者意味着在公司真正实现盈利前,天花板已然降临。而三季报显示,美团点评平台上整体成交总额的增速正低于该企业营收的增速。同时,外卖订单数量增长呈明显放缓迹象。

此外,美团点评餐饮外卖业务的收入占比也从去年三季度的62.5%降至如今的58.6%。这一方面可解释为包括酒旅业务在内其他业务的成长,但同样可理解为尽管收入规模同比上升86.6%至112亿元,但从中远期看这一主打板块已后劲乏力。

受多个负面消息影响,美团点评11月23日开盘股价大跌近12%,最终全天下滑11.7%至53.85港元/股,一举抹去了该公司之前七个交易日的涨幅。而其2957.43亿港元总市值,较前期峰值跌逾23%,并落后于同日小米集团的3593亿港元。而在上市之初一举超越小米集团成为仅次于BAT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市值公司,一直为美团点评方面所宣扬。

下雨收伞,国际大行也随即下调了美团点评的目标价。据悉,摩根大通已将美团点评目标价下调至72港元,理由是预计其餐饮外卖业务销售收入增速将放缓。据悉,小摩此前一直是美团点评的积极唱多者,两个月前曾给予其90港元/股的目标价。

11月25日,在港股恒指高开0.7%的环境下,美团点评股价继续下挫。截至当日早盘收盘,该公司股价报收51.6港元/股,较上一交易日下滑4.18%。市场人士表示,不排除该股续创历史最低价的可能。

《投资时报》记者 王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