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陝西吳堡縣高家塄村,如今是名副其實的“掛麵專業村”,全村136戶人家中,有103戶從事掛麵的生產經營,人均收入超過1.8萬元。張斌一家更是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小康”生活,年收入超過30萬元。可是,如果將時間倒回40年,張斌的夢想還只是為了吃飽肚子。從吃飽肚子到年收入超30萬元,改革開放四十年,陝西“掛麵專業村”究竟發生了怎樣的鉅變?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2018年農曆寒露剛過,黃土高原的綠色正在悄悄褪去。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52歲的張斌正在晾曬頭一天晚上陰好的空心手工掛麵。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村民 張斌:我們家四口人,我跟我老婆還有兩兒子,一天做掛麵能掙1000多塊錢。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高家塄村,如今已是名副其實的“掛麵專業村”,全村136戶人家中,有103戶從事掛麵的生產經營,人均收入超過1.8萬元。張斌一家更是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小康”生活,年收入超過30萬元。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可是,如果將時間倒回40年,張斌的夢想還只是為了吃飽肚子。


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村民 張斌:在我的印象中,一年最多能吃上兩次(白麵)就算不錯了:一次就是農曆的六月六,我們這兒當時還種一點小麥,就是種得少,那個小麥收了以後和的面;完了就是大年初一吃餃子,吃一頓。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啟動了農村改革的進程。1980年9月27日,黨中央頒佈了75號文,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允許少數邊遠地區、相對落後地區可以包產到戶。如同一道霞光穿破雲靄,山水沸騰起來,貧瘠的土地爆發出驚人的生長能量。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吳堡,這個僅有6萬人的陝北小縣,成為我省最早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縣之一。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時任中共吳堡縣委書記 石海源:我走到哪裡,農民就把我圍住了。我說你們開個會,選個組長,選個分地的組長,把地一分。群眾說能行嗎?我說能行。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1980年底,吳堡縣十個公社近三百個生產隊,90%都實行了包產到戶,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時任中共吳堡縣委書記 石海源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原來年年定計劃,年年計劃年年完不成。就那一年下來四千八百萬斤,可能就有五六千萬斤,我根本就不統計了,反正家家戶戶有吃的了,一年下來就解決了溫飽問題。

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我省全面推開。三秦大地,春潮湧動。這一年年底,全省99.2%的生產隊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1985年,全省糧食總產量突破了952萬噸大關;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到了2017年,全省糧食總產量更是達到1216萬噸。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原以為填飽肚子吃上白麵只是傳說,現在大家驚訝地發現,只要政策好了,白麵饃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鉅變」陝西“掛麵專業村”的生活很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