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据人民日报报道,1月29日凌晨,来自湖北天门的农家子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仅25岁硕士研究生罗正宇,在一家小旅社自缢。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又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

惊闻此事,大为惋惜。

罗列近些年来因网贷引发的事件(截图来自网络):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7-08-25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7-04-12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7-9-11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7-09-18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8-1-18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8-01-08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6-10-19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7-03-08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6-03-19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8-01-02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2017-08-25

在近两年时间里,就有很多因网络现金贷导致自杀,自杀未遂的案例,尽管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2017年9月6号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但是罗正宇作为毕业生,也陷入了网贷的陷阱。

事后,家人从其遗物手机信息中,发现了其支付宝仅余0.71元,13个手机网贷“APP”,共欠下5万多元债务。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罗正宇的遗书

实际上,相比以往的网贷案例,这次的悲剧的主人公并没有欠下太多债务,但是他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比网络上流传的文章,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农家子弟压力大,寒门再难出贵子。

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社会生存压力,亲友暗示压力。

首先讲讲社会生存压力:以上海为例,假如月薪1W,可能在农村里的人们听着还不错,但是现实是……五险一金1750元,个人所得税395元,到手7855元。房租2000元,每天在外面吃饭60一个月1800元,剩余4055元。去除一些其它消费,比如约个会,聚个餐,每月剩余也就3000多元,一年最多也才4W元左右。这是现实中的社会生存压力,想想在学校1200元一年的宿舍还真是便宜,10元一顿的食堂大餐真是怀念啊……

再讲讲来自亲友的暗示压力:刚刚降到在上海月薪1W,虽然实际一年也就能存4W左右,但是亲友不这么认为啊,每个月1W,一年十几万,除了个人日常开销,一年差不多能攒10W左右吧……这还是好的,在中国,“隔壁家的孩子很厉害”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你月薪才1W,隔壁村的普通二本毕业月薪都1.5W啊,你这个工资一般般啊……隔壁家的孩子毕业三年已经买房买车了……隔壁家的孩子毕业5年已经在市里某局当经理了……

211名校硕士旅社自缢,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三座压力的大山

或许,压死罗正宇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网贷,而是来自家里的压力。当然,我并不是网贷请来的水军,我同样憎恨害死一个又一个大学生的网贷。同样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只是在呼吁:别以为孩子从大学毕业出来就能锦衣玉食、衣锦还乡了,现在大学生的压力有多大,身上有三座大山:社会生存压力、亲友期待压力、后代抚育压力。

最后,愿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