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坐在咖啡館裡品嚐一杯酸酸甜甜的肯尼亞時,遠眺就是二戰時期阿姆斯特丹的監獄,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又或者是拜訪全世界第一家星巴克,摒棄掉咖啡狂熱分子的偏見,而這些體驗,都在全世界最酷的咖啡館裡。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悉尼-Toby’s Estate

愛上咖啡館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到澳大利亞必須到咖啡館一坐!情形就如在意大利一樣,濃濃厚厚的咖啡,早已是悉尼人生活的一部分。Toby’s Estate賣的咖啡不像是意大利式的Capuccino與Espresso,而是自家炒制、磨練的獨門秘方。澳大利亞當地的美食雜誌早有介紹。來Toby Estate有點像到訪咖啡園一樣,大大的烘爐,炒焙咖啡豆機器就在店內上層,店員倒進適當分量的咖啡豆烘焙磨香,把整個咖啡小館弄得香味處處,就是那種磨後即試嚐鮮的衝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說起來,Toby Estate的位置並沒有正居市中心,位置在老型社區Woolloomooloo的街角十字路口上,來這裡可要帶點誠意。早上八時,在悉尼市繁忙的上班時間前抵達,這樣才能生動地捕捉上班族的提神活力秘方!

順帶一提的是,這裡除了賣各式咖啡飲料外,也經營批發烘焙咖啡豆給國內大小餐館。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新西蘭-The Shearer’s Quarters

牛仔的咖啡莊園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新西蘭南島海岸邊的一個工業式小鎮Timaru,在一條較為安靜的小路上,矗立了一座用鐵板蓋建的農村式莊園小屋。走進這個帶點美國西部牛仔電影裝潢的農莊式咖啡屋,有一種很安逸的家的感覺。露臺咖啡桌上放了一盤有趣的綿羊卡通動物棋,供客人下棋。走入這個咖啡座內,微黃帶亮的室內空間中,分別是售賣小精品的小店區、咖啡茶座與餐廳三部分,看起來就是一種與別家不同的感覺。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星期天的下午四時,這裡還可以?”,這是女導遊說的一句。若你再早一點來,這裡全部擠滿小朋友。我腦子實在有點疑惑,導遊說:“我們到背後的小農莊吧!”這才看到小羊、小馬、雞、鴨,戶外空間,就是一個愛護動物之家,難怪自進門一刻已有一種不可言喻的鄉村味!回到咖啡茶座與店主人談到了這咖啡小店的概念,原來看似完整的一套休閒、舒適、售賣與學習(每星期有不同的課程提供)概念,從來就沒有刻意安排。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西雅圖-Starbucks

咖啡朝聖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如果你是咖啡狂熱愛好者,這家星巴克你大概要親自來打個卡。英語教師Jerry Baldwin、歷史教師Zev Siegel與作家Gordon Bowker於1971年在西雅圖派克市場創辦了全球第一家星巴克。由最初主要出售高質量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開始,到今天發展成全球知名的跨國咖啡連鎖店企業,星巴克Starbucks這名稱,幾乎是每個以咖啡店為業的朋友終身夢想的成就!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星巴克得名於麥爾維爾的著作,《白鯨記》中亞哈船長的大副名字—Starbucks。雖然星巴克咖啡在世界上到處都喝得到,但能坐在派克市場的第一家咖啡店,卻又多了一層歷史意義。這裡的“拿鐵”咖啡為冬日飽受寒冷海風侵襲、渴不可耐的西雅圖人提供了溫暖,也因它的成功,把這種溫純的口味滲入到較中性又從未被開發的咖啡市場,使得星巴克能席捲全世界,把西雅圖咖啡的精神象徵帶到全球各地。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星巴克本店,建於派克市場戶外菜販區旁的一層陳舊建築,在旅客眾多的派克市場上並不起眼,但是要找到它卻並不困難,因為大門外總是有不少好奇窺視或排隊買咖啡的人。由於店內空間不算大,只有少量站立的位置,所以買了咖啡的旅客也只能帶走。星巴克派克市場店多年來已有多次翻修,與別的星巴克裝潢也相近,走進店門,右前方就是一個標註“First Starbucks Store”、“Established 1971”的大型銅徽飾,傳達著這家店的身份。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阿姆斯特丹-Snel

困在監獄喝咖啡

Snel佇立在阿姆斯特丹新拓的文化社區Eastern Docklands的Lloyd酒店內,遠眺臨海的人工島住宅區與長島一帶。1918年,荷蘭成為歐洲貧窮者移民到美國打工的外勞輸出中心,當時興建的目的是讓不斷湧來的歐洲人在酒店暫居,還提供身體檢查及防疫注射的服務,待通過體檢後從旁邊的碼頭乘輪船前往美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德國人佔領,建築變為監獄。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荷蘭市政府在戰爭後收回該建築,於1999年將建築劃分兩部分,恢復原狀變成今天的酒店與一樓咖啡館Snel佔一幢建築,咖啡廳四方貫通建築各部分,可通往另一幢大使館文化處。兩個不同形態的社區和諧共存,盡顯荷蘭人精打細算與自由開放的個性。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在Snel不能安靜坐著享受咖啡,因為座上客可以自助形式探索監獄四周。於1940年設立的監獄及拘留所,今日所見樓梯迴廊佈局仍滲透出懾人氣氛,不禁叫人屏息。沿透明樓梯拾級而下回一樓Snel,建築透視出簡潔明淨與超時代感,半透明樓梯施展魔法,來回穿梭讓人摸索建築存在的意義。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維也納-Landtmann cafe

藝術無邊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從來喝咖啡都喜愛一個人去,愛咖啡店的靜謐,一個人伴著咖啡香氣看書是人生中一大快事。19世紀中葉,歐洲現代咖啡館起源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咖啡館內,喝咖啡原是一種政客的社交活動,咖啡館是音樂藝術家的落腳點,或是偉大文人與作家的精神居所。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浪特曼咖啡館首先吸引遊客的是門前的露天茶座,再沒有其他咖啡館的露天茶座比浪特曼更舒適。外圍是爭豔鬥麗的鮮花,配合陽光照耀偌大的茶座,構成光明豔麗的畫面。不少遊客喜愛坐在最外圍,觀賞國會大廈、市政廳公園及城堡劇場等雄偉建築,聽著一輛又一輛接載遊客環繞大道的馬車“咯咯”經過,彷彿回到盛極一時的哈布斯堡皇朝時代中。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今日浪特曼是維也納政府官員及戲劇藝術表演者的專用咖啡館,不少在城堡劇場表演完的演員都愛到鄰近的浪特曼輕鬆一番,順道研究下一套劇本的細節。而市政廳的政府官員更喜歡到室內特設的“會議咖啡廳”開會,討論政局之餘也喝口浪特曼的咖啡提提神。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推薦

享受一杯好喝的咖啡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尼加拉瓜 羅尼 阿拉蕾農場 58元/100g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危地馬拉 幽蘭仙谷莊園白蘇濃 38元/180g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肯尼亞 柯瑪緹娜 小紅莓 58元/100g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埃塞俄比亞 日曬花魁 西達摩 罕貝拉 G1 58元/100g

策劃、出品 | 凡仕咖啡

監製 | Olivia

圖片 | 部分來自網絡

設計 | 高涵

這個世界上最酷的10家咖啡館(上)|凡仕

更多精彩,請關 注【凡仕咖啡的世界】。

未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直接使用及轉載。

點擊【瞭解更多】,進入更有趣的咖啡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